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
省理


省理的词语
省理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1.视察审理。 2.过问;料理。

引证解释:

⒈ 视察审理。

引《陈书·宣帝纪》:“乙巳,分遣大使巡行州郡,省理寃屈。”

⒉ 过问;料理。

引《新五代史·杂传二·李茂贞》:“从曮有田千顷、竹千亩在凤翔,惧侵民利,未尝省理, 凤翔人爱之。”

网络解释:

省理

省理,shěng lǐ ㄕㄥˇ ㄌㄧˇ,视察审理。《陈书·宣帝纪》。
省理释义
读音:shěng,xǐng[ shěng ]

1. 地方行政区域:省份。省会。

2. 节约,不费:省钱。省事。省吃俭用。

3. 简易,减免:省略。省称。省写。

4. 中国古官署名:中书省(a.魏晋开始设置,总管国家政务,历代有所沿革,唐初设“中书、尚书、门下”三省共管政事;b.元代“中书省”兼管“尚书省”的职权,权更重,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,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“行中书省”,简称“省”,是现在“省”的来历)。尚书省。门下省。秘书省。

5. 古代称王宫禁地:省中。省闼(禁中)。

读音:lǐ

理lǐ(1)本义:治玉。(2)(名)物质组织的条纹;纹理。(3)(名)道理;事理。(4)(名)自然科学;有时特指物理学。(5)(名)管理;办理。(6)(动)整理;使整齐:~发|~一~书籍。(7)(动)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;表示意见(多用于否定):路上碰见了;谁也没~谁|置之不~。(8)(Lǐ)姓。


上一词语:审案
下一词语:熟结

词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