厉色lìsè
(1) 严厉的脸色
例正言厉色英harsh countenance⒈ 怒容;严厉的脸色。
引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盱衡厉色,振扬武怒。”
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省事》:“厉色扬声,东怨西怒。”
宋叶适《财计上》:“﹝君子﹞徒从其后频蹙而议之,厉色而争之耳。”
清恽敬《与姚秋农》:“敬行年五十有五,止一嗣子,才虽中人,颇能孝谨,非但不加责备,且未尝厉色疾言。”
怒容。
如:「他疾言厉色的痛斥部属的过失。」
厉lì(1)(形)严格:~禁。(2)(形)严肃;猛烈:正言~色|雷~风行|声色俱~。(3)(Lì)姓。〈古〉又同“砺”lì;又同“癞”lài。
色读音:sè,shǎi[ sè ]1.颜色:红~。绿~。
2.脸上的表情:喜形于~。~厉内荏。
3.情景;景象:景~。荷塘月~。
4.种类:各~货品。花~齐全。
5.质量:成~。足~。
6.情欲。
7.妇女的美好容貌:姿~。~艺双绝。
没必要对我那么疾言厉色!
王老师正正颜厉色地宣布考试纪律。
他常爱疾言厉色批评做错了事情的人。
谁知老师突然正言厉色起来:“站好,请正面回答我提出的问题。”。
他脾气很好,对人从不疾言厉色。
朱先生小心、拘谨,温文尔雅,从来不会厉色疾言。
李老师从来都是正颜厉色的,同学们都不敢和他接近。
爸爸很少疾言厉色地责骂我们,除非我们犯了大错。
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,不要动辄就疾言厉色地训斥。
鲁迅的杂文有时正言厉色,有时嘻笑怒骂,但都给了敌人以沉重的打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