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谓与宫廷相近。
引清王谟《汉唐地理书钞》引《辛氏三秦记》:“城南韦杜,去天尺五。”
韦杜为贵族豪门聚居之地,天指帝王的宫廷。 宋曾慥《类说》引《鸡跖集·去天尺五》:“韦曲杜鄠近长安。谚曰:‘ 韦曲杜鄠,去天尺五。’”
宋辛弃疾《贺新郎·送杜叔高》词:“去天尺五君家别。看乘空鱼龙惨淡,风云开合。”
⒉ 极言地势之高。
引宋黄庭坚《醉蓬莱》词:“尽道黔南,去天尺五。”
天,指宫廷或皇帝。去天尺五指与宫廷或皇帝极为相近。
①谓与宫廷相近。②极言地势之高。
宋·黄庭坚《醉蓬莱》词:“尽道黔南,去天尺五。”
清·王谟《汉唐地理书钞》引《辛氏三秦记》:“城南韦杜,去天尺五。”
去天尺五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查看更多
去qù(1)(动)离开:拿~|~世|~职|~留两便。(2)(动)失去;失掉:大势已~。(3)(动)除去;除掉:~病|~火|~皮。(4)(动)距离:两地相~四十里|~今五十年。(5)(副)过去的;特指过去的一年:~年|~冬今春。(6)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:~向|从成都~重庆。(7)用在另一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:你们~考虑考虑。(8)用在动宾结构后面表示去做某件事:他听报告~了。(9)用在动词结构(或介词结构)与动词(或动词结构)之间;表示前者是后者的方法、方向或态度;后者是前者的目的:提水~浇花|要从主要方面~检查。(10)去声:平上~入。去qù(动)扮演(戏剧里的角色):在这出戏中;他~厂长。去qù(1)用在动词后;表示动作离开说话人所在地:拿~|捎~。(2)用在动词后;表示动作的继续等:信步走~(=过去)|让他说~(=下去)。
天读音:tiān天tiān(1)(名)头顶。(2)(名)天空:~边。(3)(名)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~窗。(4)(名)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;有时专指白天:今~。(5)(名)一天的某一段时间:天不早啦。(6)(名)季节:春~|三伏~。(7)(名)天气:阴~。(8)(名)天然的;天生的:~资|~才。(9)(名)自然界:~灾。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;造物者:~意。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:~堂|归~。
尺读音:chǐ,chě[ chǐ ]1.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(亦称“市尺”。一尺等于十寸。西汉时一尺等于0.231米,今三尺等于一米):尺素(a.一尺长的白绢,借指小画幅;b.书信)。尺短寸长。尺牍。
2. 量长度的器具:竹尺。
3. 像尺的东西:铁尺。仿尺。戒尺。
4. 形容微少或短小:尺布。咫尺天涯。
五读音:wǔ五wǔ(1)(数)四加一后所得。(2)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;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。相当于简谱的“6”。参看〔工尺〕。
秦迪在此仰望南天门,神霄绛阙,去天尺五,石磴蜿蜒一线,上接苍穹,要不是秦迪身怀奇技,有恃无恐,真不免望而却步了。
城南韦杜,去天尺五,单这八个字可见当初的豪门世家是何等的炙手可热。
城南韦杜,去天尺五,看来杜家封侯有望,势必会趁机崛起啊。
去天尺五抱瓮峰,峰头凿出开元字。
主题是讨论城市卫生,但他发言总是去天尺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