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中生有wúzhōng-shēngyǒu
(1) 道家认为自然界的物质来自视而不见的空间;把本来不存在的事说成确有其事
(.好工具)英make sth.out of nothing;be purely fabricated⒈ 道教语。谓万有生于无。
引语本《老子》:“天下万物生於有,有生於无。”
王弼注:“有之所始,以无为本。将欲全有,必反於无也。”
元无名氏《点绛唇》套曲:“道本无言行妙理,夺天地髓,就中只许自家知。无中生有人还会,玉炉内常把阴阳来配,要进火功,莫得迟。”
⒉ 谓凭空编造。
引《水浒传》第四一回:“你这廝在蔡九知府后堂且会説黄道黑,拨置害人,无中生有攛掇他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八:“子息从来天数,原非人力所为。最是无中生有,堪令耳目新奇。”
清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盦随笔·圈儿信》:“有好事者题一词於其上……无中生有,令人忍俊不禁。”
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你别无中生有,拿愫小姐开心。”
道家指万有生于虚。语本《老子.第四○章》:「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」后多以无中生有指本无其事凭空造作。《水浒传.第三四回》:「量花荣如何肯反背朝廷?实被刘高这厮无中生有,官报私仇。」《孤本元明杂剧.度黄龙.第一折》:「你两个无中生有,胡说了这一日,把我饿的来肝肠寸断,你还说嘴哩!」
把没有的说成有。指凭空捏造。
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”
子息从来天数,原非人力能为。最是无中生有,堪令耳目新奇。(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八)
造谣生事、信口雌黄、捕风捉影、惹是生非
确凿无疑、铁证如山、事出有因、有案可稽
无中生有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查看更多
[ wú ]
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~到有。~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~则加勉。
2.不:~论。~须。
3.不论:事~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
4.同“毋”。
5.姓。
[ mó ]
见【南无】。
中读音:zhōng,zhòng[ zhōng ]1. 和四方、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:中心。当(dàng)中。中原。中华。
2. 在一定范围内,里面:暗中。房中。中饱。
3.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:中辍(中途停止进行)。中等。中流砥柱。
4.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:在研究中。
5. 特指“中国”:中式。中文。
6. 适于,合于:中看。
生读音:shēng[ shēng ]1.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,并能发展长大:诞生。滋生。生长。
2. 造出:生产。
3. 活的,有活力的:生存。生命。生物。生机。出生入死。舍生取义。
4.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:众生。丧生。卫生。
5. 生活,维持生活的:生计。生意。
6. 整个生活阶段:一生。平生。今生。
7. 发出,起动:生病。生气。生效。生花之笔。谈笑风生。
8. 使燃料燃烧起来:生火。
9. 植物果实不成熟:生瓜。
10.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:生饭。生水。
11. 不熟悉的,不常见的:生疏。生客。生字。陌生。
12. 不熟练的:生手。
13. 未经炼制的。生铁。
14. 硬:态度生硬。生吞活剥。
15. 甚,深:生怕。生疼。
16. 正在学习的人:学生。门生。
17.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:儒生。医生。
18.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:小生。老生。武生。
19. 词尾:好生休养。
20. 姓。
有读音:yǒu,yòu[ yǒu ]1. 存在:有关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备无患。有目共睹。
2. 表示所属:他有一本书。
3. 表示发生、出现:有病。情况有变化。
4. 表示估量或比较:水有一丈多深。
5. 表示大、多:有学问。
6.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:有劳。有请。
7. 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:有一天。
8. 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
他专爱信口雌黄,说些无中生有的话,陷害他人。
他们无中生有地散布谣言,蛊惑人心,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罪恶目的。
可以对你说,那些无中生有的事不是我说的,我问心无愧。
为了包庇儿子,她无中生有,作了假证,从而受到法律的制裁。
我什么时候拿过你的钱?你少这样无中生有,诬赖人!
别听他的那一套。他只不过是无中生有,胡说八道。
这骗子无中生有,竟谎说老母生病,骗取路人的钱财。
但虚情假意,终究不是陷害,不是无中生有。只要没有太大的后遗症,何必让它郁结在心里,让自己的生活也蒙上一层阴影。发现的时候,就轻轻转过头,让它随风飘散吧。
这个捕风捉影的消息,完全是无中生有。
宇宙能够通过一种真空涨落被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