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南史•陈纪下》:“﹝陈叔宝﹞既见宥,隋文帝给赐甚厚,数得引见,班同三品。每预宴,恐致伤心,为不奏吴音。后监守奏言:‘叔宝云“既无秩位,每预朝集,愿得一(.好工具)官号。”’隋文帝曰:‘叔宝全无心肝。’”后称人无羞耻之心或没有良心为“全无心肝”。
谓毫无心计。
⒈ ’ 隋文帝曰:‘ 叔寳全无心肝。’”后称人无羞耻之心或没有良心为“全无心肝”。
引《南史·陈纪下》:“﹝陈叔寳﹞既见宥, 隋文帝给赐甚厚,数得引见,班同三品。每预宴,恐致伤心,为不奏吴音。后监守奏言:‘ 叔寳云“既无秩位,每预朝集,愿得一官号。”
鲁迅《朝花夕拾·后记》:“其实陈叔宝模胡到好象‘全无心肝’,或者有之,若拉他来配‘忍心害理’,却未免有些寃枉。”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脸谱臆测》:“富贵人全无心肝,只知道自私自利,吃得白白胖胖,什么都做得出。”
⒉ 谓毫无心计。
引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婴宁》:“观其孜孜憨笑,似全无心肝者。”
毫无良心、羞耻心。
比喻不知羞耻。
《南史 陈纪下 后主》:“隋文帝曰:‘叔保全无心肝。’”
观其孜孜憨笑,似全无心肝者。(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婴宁》)
没心没肺
赤胆忠心
全无心肝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查看更多
全quán(1)(形)完备;齐全:这部书不~|苗已出~。(2)(动)保全;使完整不缺:两~其美。(3)(副)整个:~校。(4)(形)完全;都:老师~来了。(5)姓。
无读音:wú,mó[ wú ]
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~到有。~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~则加勉。
2.不:~论。~须。
3.不论:事~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
4.同“毋”。
5.姓。
[ mó ]
见【南无】。
心读音:xīn心xīn(1)(名)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。也叫心脏:~博|~跳。(2)(名)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、感情等:~思|~得|用~|谈~|一~一意。(3)(名)中心;中央的部分:江~|圆~|重~|灯~。(4)(名)二十八宿之一。
肝读音:gān肝gān(名)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;人的肝在腹腔内右上部;分为两叶;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;储藏动物淀粉;调节蛋白质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;还有解毒、造血和凝血作用。也叫肝脏:~癌|~风|~气|~素|~炎|~脏|~功能。
看他那副痛苦的模样,说明他还不是一个全无心肝的人。
李煜心里一动,张洎能如此说话,正直刚毅可见一斑,不全然是个碌碌无为之辈,李煜转向潘佑,这位正直之名留之史策的诤臣正全无心肝地嬉皮笑脸,挤眉弄眼呢。
若他晓得,我想就是全无心肝的人,那爱国爱种的心,必定风发泉涌,不可遏抑的。
我想你一定会饶恕你这位全无心肝的朋友这样残酷吧?
鸿渐道怎么‘全无心肝’,我对你不是很好么?
近来儿子看见父王母妃年纪渐长,儿子也并非是个全无心肝之人,心想若是再有负双亲期望,便真真猪狗不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