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谓佯败而逃,把敌人引入埋伏圏。
引郭希仁《从戎纪略》:“伯英进兵甚猛,谨防中敌曳兵之计。”
谓佯败而逃,把敌人引入埋伏圈。
郭希仁《从戎纪略》:“伯英进兵甚猛,谨防中敌曳兵之计。”
曳兵之计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查看更多
曳yè(动)拖;拉;牵引:~光弹|弃甲~兵|~力。
兵读音:bīng兵bīng(1)(名)兵器:短~相接|秣马厉~。(2)(名)军人;军队:工农~|~种|骑~。(3)(名)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。(4)(名)关于军事或战争:~法|纸上谈~。
之读音:zhī[ zhī ]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计读音:jì计jì(1)(动)计算:核~|共~|数以万~。(2)(名)测量或计算度数、时间等的仪器:时~|体温~|晴雨~。(3)(名)主意;策略;计划:~策|缓兵之~|眉头一皱;~上心来|百年大~。(4)(动)做计划;打算:设~|为加强安全~;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。(5)(Jì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