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事之秋duōshìzhīqiū
(1) 变故多的时期
[.好工具]英eventful period;period of turbulence⒈ 多事故、多患难的时期。
引《金史·宣宗纪上》:“辛巳,上諭宰臣:‘多事之秋,陈言者悉送省。’”
《明史·黄凤翔传》:“多事之秋,陛下宜屏游宴,亲政事,以实图安攘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八六回:“贺统军弟兄三个已亡,汝等文武羣臣,当国家多事之秋,如何处置?”
清薛福成《代李伯相议请试办铁路疏》:“即俄日各国,骤闻中国於多事之秋,尚有餘力及此,所以示之不测,未始非先声后实之妙用。”
廖仲恺《农民解放的方法》:“现在是广东最多事之秋,并且正在战事中。”
发生很多事变的时期。形容国家不安定。
秋:年岁;时期。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。多指国家或政局等较大范围的政治局势不安定;事端多起的时期。
唐 崔致远《前宣州当涂县令王翱摄杨子县令》:“况逢多事之秋,而乃有令患风。”
现在国家正当多事之秋,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弄得百事俱废,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?(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二回)
多灾多难、风雨飘摇、内忧外患、艰屯之际
多事之秋偏正式;作宾语;含贬义。
查看更多
多duō(1)(形)数量大:~年。(2)(形)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;数量上超出:~住两天。(3)(形)表示相差的程度大:他比我强~了。(4)(形)超出原有的或应有的数量或限度:你的钱给~了。(5)(数)(用在数量词后)表示不确定的零数:五十~。(6)(副)表赞叹:~幸福啊!(7)(副)表疑问:你有~大?(8)姓。
事读音:shì事shì(1)基本义:(~儿)(名)事情:(~儿)(名)事情(2)(~儿)(名)事故:出~。(3)(~儿)(名)职业;工作:找~儿。(4)(名)关系或责任:回去吧;没有你的~了。(5)(动)〈书〉侍奉:~父母。(6)(动)从事:大~宣扬。
之读音:zhī[ zhī ]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秋读音:qiū秋qiū(1)(名)秋季:深~|~风|~雨。(2)(名)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:麦~|大~。(3)(名)指一年的时间:一日不见;如隔三~。(4)(名)指某个时期(多指不好的):多事之~|危急存亡之~。(5)(名)姓。
三十年代,中国正是多事之秋。
那个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,兵连祸结,几无宁日。
目前国际上正处于多事之秋,我们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立场。
旱灾刚过,洪灾又来,真是多事之秋。
秋在我的认识中果真成了多事之秋了,面对着这秋的沉重,我的心头就在想念温暖和生机盎然,一个季节有一个心情,把秋读了,等待一下吧,等待着春暖花开的到来。
慢慢夏日之后,阿拉伯之春进入多事之秋。
城镇纷扰不安,农村也是多事之秋.
今年真是多事之秋,家里接二连三地出事.
但是值此欧盟金融健康状况的多事之秋,欧洲的财长们会任由希腊违约吗?
真是多事之秋,为何我们不能光速飞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