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喻能担当大事的人才
每个青年都应该努力向上,刻苦学习,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。
每个青年都应该努力向上,刻苦学习,使自己成为国家的~。
查看更多
栋dòng(1)(名)正梁。(2)(量)一~房子。
梁读音:liáng梁liáng(1)(名)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。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条。(2)(名)通常也指檩:正~|二~|无~殿。(3)(名)桥:桥~|津~。(4)(名)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:鼻~|山~。梁liáng(1)(名)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(今河南开封)后;改称梁。(2)(名)南朝之一;公元502…557;萧衍所建。参看〔南北朝〕。(3)(名)后梁。(4)(名)(Liánɡ)姓。
之读音:zhī[ zhī ]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才读音:cái才cái(1)(名)才能。(2)(名)有才能的人:~子。(3)(名)姓。(4)(副)基本义:刚才;表示以前不久。(5)(副)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。(6)(副)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(前面常常用‘只有、必须’或含有这类意思)。(7)(副)表示发生新情况;本来并不如此;含有“刚刚”的意思。(8)(副)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;次数少、能力差等;有“只”、“仅仅”的意思。(9)(副)表示强调或确定的语气(句尾常用‘呢’字):那里的风景~美呢!
张教授知识渊博,才华横溢,无疑是国家的栋梁之才。
他一生勤勤恳恳,诲人不倦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。
再过不久我们一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。
祖逖闻鸡起舞,后来建功立业,终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。
他从相貌到气质都很出众,是个栋梁之才,其前程无可限量。
王安石一反世俗之见,认为孟尝君收揽的并不是国家栋梁之才,他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徒的首领而已。
每个青年都应该努力向上,刻苦学习,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。
在这世界美好,祖国繁荣,社会安定,气象万千的岁月中,愿天下所有小朋友都能健健康看快乐的茁壮成长,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。
每当我想放弃时,就会想起这一句格言,想起这一段故事,它使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是都要认真去做,当遇到困难不仅不能放弃,还要挑战困难,勤奋好学,追求知识,才能在知识的果树上摘到甜美的果实,方能取得成功,成为一位栋梁之才。这就是“只要有恒心,铁柱磨成针”这句格言给我的启示。
长大以后人们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你,走进你可以给人绿荫。活着时美丽的风景,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