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做过的事不再提它。
⒈ 对做过的事不再提它。
引《论语·八佾》:“成事不説,遂事不諫,既往不咎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仁宗嘉祐四年》:“一岁再赦,好人喑哑,前世论之详矣。虽成事不説,臣愿朝廷戒之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:“自此, 浙西各郡都仰慕蘧太守公孙是个少年名士, 蘧太守知道了,成事不説,也就此常教他做些诗词,写斗方,同诸名士赠答。”
既完成的事情,不用多说。
说:解说。原指事情已成,不要在解说;后指事情已过,不要再解说。
《论语 八佾》:“子闻之曰:'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'邢昺疏:'事已成不可复说也。'
成事不说,既往不咎。我们原是各治水酒饯行的,还说我们饯行正文罢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六回)
旧事重谈
成事不说作谓语;指旧事不要重谈。
查看更多
1.做好,做完:成功。完成。成就。成事。成交。成立。成婚。成仁(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):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
2.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::成形。成性。成人。自学成才。蔚然成风。
3.变为::长成。变成。
4.可以,能行::成,就这么办。
5.称赞人能力强:他办事麻利,真成。
6.够,达到一定数量:成年累(lěi )月。
7.已定的,定形的:成规。成俗。成见。成例。成竹在胸。
8.十分之一:增产三成。
9.平定,讲和:“会于稷,以成宋乱”。
10.姓。
事读音:shì事shì(1)基本义:(~儿)(名)事情:(~儿)(名)事情(2)(~儿)(名)事故:出~。(3)(~儿)(名)职业;工作:找~儿。(4)(名)关系或责任:回去吧;没有你的~了。(5)(动)〈书〉侍奉:~父母。(6)(动)从事:大~宣扬。
不读音:bù[ bù ]
1. 副词。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说读音:shuō,shuì,yuè[ shuō ]1. 用话来表达意思:说话。说明。演说。解说。
2. 介绍:说合(a.从中介绍;b.商议;c.说和。“合”均读轻声)。说媒。
3. 言论,主张:学说。著书立说。
4. 责备:数说。
5. 文体的一种,如韩愈的《师说》。
成事不说,既往不咎,你好自为之吧。
老师表示,如果杨敏改正了错误,就对她的过失成事不说。
我们应成事不说,给他一个机会。
对于知错能改的学生,校方本著成事不说的精神,不再给予处分。
成事不说,以后再办起事来,审慎点就是了。
董事会已公开宣布成事不说,大家可以放心回去,清理一切账目,找出疏漏之处,以免再犯。
戒严时期,到处可见"匪谍自首,成事不说"的标语。
过去的事,咱们成事不说,今天专谈眼前和今后怎么办。
既然他已承认并改正了错误,我们就可以成事不说了。
你这只是小错误,只要能悔改,学校必然成事不说,给予自新的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