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如.风过耳rúfēngguò ěr
⒈ 犹言富贵于我如浮云。后以“如风过耳”比喻不把别人的劝告放在心上。
引汉赵晔《吴越春秋·吴王寿梦传》:“富贵之於我,如秋风之过耳。”
《南齐书·庐陵王子卿传》:“吾日冀汝美,勿得勑如风过耳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二:“把好言语如风过耳,一毫不理,只依着自己性子行去不改。”
语本汉.赵晔《吴越春秋.吴王寿梦传》:「富贵之于我,如秋风之过耳。」比喻事不关己,不放在心上。
象风在耳边吹过一样。比喻漠不关心,不相关涉。
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吴王寿梦传》:“富贵之于我,如秋风之过耳。”
凤孙听了这些话,倒也如风过耳,毫不在意。(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三回)
秋风过耳
如风过耳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关心。
查看更多
1. 依照顺从:如愿。如意。如法炮制。
2. 像,相似,同什么一样:如此。如是。如同。如故。如初。游人如织。
3. 比得上,及:百闻不如一见。自叹弗如。
4. 到,往:如厕。
5. 假若,假设:如果。如若。假如。
6. 奈,怎么:如何。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
7. 与,和:“公如大夫入”。
8. 或者:“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”。
9. 用在形容词后,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:突如其来。
10. 表示举例:例如。
11. 应当:“若知不能,则如无出”。
12. 〔如月〕农历二月的别称。
13. 姓。
风读音:fēng[ fēng ]1. 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:风向。风速。风级。风险。风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风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风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
2. 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:风潮。风靡一时。风驰电掣。
3.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:风气。风习。风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风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
4. 消息,传闻:风传(chuán )(传闻)。闻风而动。
5. 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:风景。风度。风格(a.气度,作风;b.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、艺术特色)。风骨(a.刚强的气概;b.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)。风致。风采(a.人美好的礼仪举止,亦作“丰采”;b.文采;c.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)。风骚(a.指举止轻佻,如“卖弄风风”,一般指妇女;b.中国的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的并称)。
6. 指民歌、歌谣:国风(《诗经》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)。采风。
7.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:风瘫。风湿。
8. 姓。
过读音:guò,guo,guō[ guò ]1. 从这儿到那儿,从此时到彼时:过江。过账。过程。过渡。过从(交往)。经过。
2.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:过秤。过磅。过目。
3. 超出:过于。过度(dù)。过甚。过奖(谦辞)。过量(liàng)。过剩。过犹不及。
4.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:过电影。
5.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: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。
6. 次,回,遍: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。
7. 错误:过错。记过。
耳读音:ěr耳ěr(1)(名)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:~朵。(2)(名)形状像耳朵的东西:木~。(3)(形)位置在两旁的:~房。(4)文言助词;罢了:技止此~。
美丽绚烂的晚霞把天空打扮得如风过耳。
看来我的话你是如风过耳了,根本就没记在心上,更不用说是改正了。
依我看,李敖之行如风过耳,并不一定会引发太大的文化互动。
今天是焦点,几天或几十天之后就如风过耳,了无痕迹。
庐隐曾劝他努力上进,他如风过耳。
到了那年的7月,“非典”过去,犹如风过耳。
(摘自12月6日《南方人物周刊》)但那是最后的疯狂,海市蜃楼如风过耳。
有这些威慑力十足的潜在竞争对手虎视眈眈,涨价的风潮必然只能如风过耳。
播放“禁止私搭乱建”的禁令,可这些对正干得起劲的工人而言如风过耳。
很显然,这两者的话都极不好听,受话者就是再超然,也难以如风过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