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而治之fēn’érzhìzhī
(1) 将其分开进行治理、惩治等
英divide and rule①分别治理。②利用手段使国家、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,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。
清·俞樾《群经平议·周官二》“巫马下士二人医四人”:“凡邦之有疾病者,疕疡者造焉,则使医分而治之,是亦不自医也。”
维护国与国之间友爱关系,互利与和平事业,反对民族奴役,反对分而治之的策略。宋庆龄《人民团结起来是不可战胜的》
一刀切
分而治之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分开管理。
查看更多
1. 区划开:分开。划分。分野(划分的范围)。分界。分明。条分缕析。分解。
2.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:分发。分忧。分心劳神。
3.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:分会。分行(háng )。
4. 散,离:分裂。分离。分别。分崩离析。分门别类。
5. 辨别:区分。分析。
6. 区划而成的部分:二分之一。
7. 一半:人生百年,昼夜各分。春分。秋分。
而读音:ér而ér(1)(连)有“又”、“并且”、“可是”等意思:高~大。(2)(连)把表示方式或时间的成份连接到动词上:侃侃~谈。(3)(连)有“往”、“到”的意思:从下~上。
治读音:zhì治zhì(1)基本义:(动)治理:(动)治理(2)(形)指安定或太平:~世。(3)(名)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:~所|府~。(4)(动)医治:~病。(5)(动)消灭(害虫):~虫|~蝗。(6)(动)惩办:~罪。(7)(动)研究:~学。(8)姓。
之读音:zhī[ zhī ]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羽州的桧山系及虾夷的凑系,两家互不相让,分而治之。
一个例子分而治之算法的全部源代码,已经过测试。
这听起来非常简单如果两国人民不能共享土地,他们必须分而治之。
中国擅长用“分而治之”、“以夷治夷”的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“分而治之”是特洛克心领神会的格言。
这种算法主要基于提出的一种分而治之策略。
研究与开发,当初布什分而治之,如今再次交织。
然后分而治之,划地为牢?这其中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机密,事关北疆未来几十年的长治久安……
它采用分而治之的方法在较小的范围内处理,而不是单一的查询。
发展中国家官员控诉发达国家分而治之的策略,和威胁他们不签署协议就中止至关重要的资助的流氓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