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
跷足抗手


跷足抗手的词语
跷足抗手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hAo86.亦作'蹻足抗手'。
手舞足蹈貌。

引证解释:

⒈ 亦作“蹻足抗手”。手舞足蹈貌。

引明张居正《门生为师相中玄高公六十寿序》:“今天子基命宥密,孰与成王贤,其委任公不在周公下,薄海内外皆蹻足抗手,歌颂盛德。”

成语解释

手舞足蹈貌。

明·张居正《门生为师相中玄高公六十寿序》:“今天子基命宥密,孰与成王贤,其委任公不在周公下,薄海内外皆跷足抗手,歌颂盛德。”

手舞足蹈

跷足抗手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。

查看更多

网络解释:

跷足抗手

跷足抗手是一个成语,读音是qiāo zú kàng shǒu,指手舞足蹈的样子。
跷足抗手释义
读音:qiāo

跷qiāo(1)(动)抬起(腿);竖起(指头):~腿|~起拇指。(2)(动)脚后跟抬起、脚尖着地:~脚。(3)(名)高跷。

读音:zú

足zú(1)(名)脚;腿:~迹|~球|画蛇添~。(2)(名)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:鼎~。足zú(1)(形)充足;足够:~额|~金|~数|~月|富~|丰衣~食。(2)(副)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:菜~有十斤。(3)(副)足以(多用于否定式):不~为凭|微不~道。

读音:kàng

抗kàng(1)(动)抵抗;抵挡:顽~|抵~|~日战争。(2)(动)拒绝;抗拒:~命|~租。(3)(动)对等:~衡|分庭~礼。

读音:shǒu

手shǒu(1)本义:(名)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。(2)(动)拿着:人~一册。(3)(形)小巧而便于拿的:~册|~折。(4)(形)亲手:~抄。(5)(~儿)量词;用于技能、本领:他真有两~。(6)(名)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:选~|能~。


上一词语:跷足抗首
下一词语:翘足引领

词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