召之即来zhàozhī-jílái
(1) 一经召唤立即(好工具.)就来
英e as soon as called召:同“招”。一经召唤立即就来。形容唯命是从
宋·辛弃疾《沁园春》:“麾之即去,招亦须来。”
我不想你成为召之即来的人
召之即来,挥之即去
召之即来作谓语、定语;指唯命是从。
查看更多
1. 召唤:召集。召见。
2. 召致,引来:召祸。召人怨。
之读音:zhī[ zhī ]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即读音:jí[ jí ]1. 就是:知识即力量。
2. 当时或当地:即日。即刻。即席。即景。在即。即兴(
)。3. 就,便:黎明即起。
4. 假如,倘若:即使。即便(
)。即或。即令。5. 靠近:不即不离。
6. 到,开始从事:即位。
来读音:lái1.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(跟“去”相对):~往。~宾。~信。从县里~了几个干部。
2.(问题、事情等)发生;来到:问题~了。开春以后,农忙~了。
3.做某个动作(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):胡~。~一盘棋。~一场篮球比赛。你歇歇,让我~。何必~这一套?
4.趋向动词。跟“得”或“不”连用,表示可能或不可能:他们俩很谈得~。这个歌我唱不~。
5.用在另一动词前面,表示要做某件事:你~念一遍。大家~想办法。
6.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,表示来做某件事:我们贺喜~了。他回家探亲~了。
7.用在动词结构(或介词结构)与动词(或动词结构)之间,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~当雨伞。你又能用什么理由~说服他呢?
8.来着:这话我多会儿说~?
9.未来的:~年。~日方长。
10.姓。
11.诗歌、熟语、叫卖声里用作衬字:正月里~是新春。不愁吃~不愁穿。黑白桑葚~大樱桃。
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:把锄头拿~。各条战线传~了振奋人心的消息。
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结果:信笔写~。一觉醒~。说~话长。看~今年超产没有问题。想~你是早有准备的了。
错误并非总是意味着无知,知识并非总是召之即来。
天行者!这几个词组可不是单单名字那么简单,它们所代表的是无上荣耀!当然,想得到什么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,那些荣耀不是简单地召之即来,需要强大的实力作为保证。
练精兵常备不懈,捍国门召之即来。
死,却并不是召之即来,还要让他苦等。
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一桩桩召之即来的具体的回忆。
所以说,只有拥有的人才能对他或她的拥有召之即来,挥之即去,没有的人只能望洋兴叹暗自流口水。再比如有一部惊世骇俗的电影。
召之即来,挥之即去,小心伺候着。
这些短毛,当我林文熙是什么人了,被人赶出门外,现在又请我过去,难道我就是让人召之即来,挥之即去的奴才小厮吗?
艾伦是一名兽医,昨晚召之即来。
我们保证召之即来,挥之即去,绝对服从指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