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
中谏


中谏的词语
中谏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唐代谏官“补阙”的别称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唐代谏官“补阙”的别称。

引唐郑谷《顺动后蓝田偶作》诗:“小諫昇中諫,三年侍玉除。”
宋洪迈《容斋四笔·官称别名》:“唐人好以他名标榜官称……补闕(今司諫)为中諫,又曰补袞。”

网络解释:

中谏

中谏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zhōng jiàn,是指唐代谏官“补阙”的别称。
中谏释义
读音:zhōng,zhòng[ zhōng ]

1. 和四方、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:中心。当(dàng)中。中原。中华。

2. 在一定范围内,里面:暗中。房中。中饱。

3.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:中辍(中途停止进行)。中等。中流砥柱。

4.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:在研究中。

5. 特指“中国”:中式。中文。

6. 适于,合于:中看。

读音:jiàn

谏jiàn(动)旧时称规劝君主、尊长;使之改正错误:从~如流|进~。


上一词语:中家
下一词语:成形

词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