规谏guījiàn
(1) 以正义之道劝人改正言行的不当之处
例上有过则规谏之,下有善则傍荐之。——《(好工具.)墨子·尚同上》英expostulate⒈ 谓以正言劝诫谏诤。
引《墨子·非命中》:“故上有以规諫其君长,下有以教顺其百姓。”
《新五代史·杂传·高行珪》:“行珪性贪鄙,所为多不法,副使范延策为人刚直,数规諫之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九九回:“惟是幕友们耳目最长,见得如此,得便用言规諫,无奈贾政不信。”
洪深《歌女红牡丹》:“红牡丹偶尔规谏,反遭毒手。”
以善言相劝诫。《墨子.尚同上》:「上有过则规谏之,下有善则傍荐之。」《红楼梦》第三回:「只因宝玉性情乖僻,每每规谏,宝玉不听,心中著实忧郁。」也作「规劝」。
规guī(1)(名)画圆形的工具:圆~|两脚~。(2)(名)规则;成例:校~|革除陋~。(3)(动)劝告:~劝|~勉。(4)(动)谋划;打主意:~划|~定|欣然~往。
谏读音:jiàn谏jiàn(动)旧时称规劝君主、尊长;使之改正错误:从~如流|进~。
而赋乃“规谏之文”,古赋多曲终奏雅,赋的主要内容为铺陈排比,仅结尾点明规谏之意。
在实践中,李京总结出思想教育“疏导三法”:即理论、规谏和慰藉疏导。
我们曾试着在对待孩子上规谏他。
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规谏。弗兰西斯·培根。
古代,忠臣往往因为直言规谏君王而遭受处罚。
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和规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