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茆柴”。见“茅柴酒”。
劣质酒。
茅máo(1)(名)即白茅;草本植物;花穗上密生白毛;根茎可以吃;也可入药;叶子可以编蓑衣。(2)(Máo)姓。
柴读音:chái柴chái(1)(名)柴火:~草。(2)〈方〉(形)干瘦;不松软。(3)姓。
山上除了很少的一点靠天吃饭的山垄田,全是岩石和茅柴,村民生存发展环境十分恶劣。
这家子将酝下的杜茅柴,不住的烫来,吃得东倒西歪,撑肠拄腹。
连滚带爬钻进伙房里,躺在茅柴上,马上鼾声如雷睡着了。
顶峰是一片荒芜,没有高大的树木,只有数不尽的茅草,还有那茅柴灌木林。
一身憔悴茅柴酒,三月伤春满镜愁。
也不管启年惊呼鬼叫,李臣连拉带扯地把他带到骡车旁,卸下物什,一堆茅柴、木头架子和小锅,以及百来副绣工精美的娘娘挂像。
这石器时代的房子,大多是用竹木和茅柴搭起来的,烧起来特别容易。
琉璃盏内茅柴酒,白玉盘中簇豆梅。
离雁哀,飞云乱,小炉茅柴怎对孤月寒?吟罢秋风忍望远,烟茫茫、水迢迢,青山故人两不见。
玻璃盏内茅柴酒,白玉盘中簇豆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