婉嫕wǎnyì
(1) 柔顺和美
例非不婉嫕。——清·.袁枚《祭妹文》英gentle⒈ 亦作“婉瘱”。温顺娴静。
引《汉书·外戚传下·孝平王皇后》:“太后时年十八矣,为人婉瘱有节操。”
颜师古注:“婉,顺也;瘱,静也。”
晋张华《女史箴》:“婉嫕淑慎,正位居室。”
宋王安石《寄吴氏女子》诗:“女復知女功,婉嫕有典刑。”
清薛福成《书<汉书·外戚传>后》九:“然惠、昭、哀、平,短祚者四帝,其中宫皆以稚龄寡居,而颇有贞静之德,婉瘱之操。”
柔顺闲静。《晋书.卷三一.后妃传上.武悼杨皇后传》:「婉嫕有妇德,美暎椒房,甚有宠。」也作「婉?」、「婉嫛」。
婉wǎn(1)(形)基本义:(说话)婉转:(说话)婉转(2)(形)〈书〉柔顺;温顺:~顺(3)(形)〈书〉美好。
嫕读音:yì性情和善可亲:婉~(和婉柔顺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