婉曲wǎnqū
(1)委婉;婉转
例我婉曲地请求他再帮一次忙英tactful⒈ 委婉曲折。
引宋谢枋得《文章轨范·小心文》:“文势圆活而婉曲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六:“媒妈道:‘应承繇不得不应承,只好把説话放婉曲些。’”
郑振铎《插图本中国文学史》第三章第一节:“子桓的四言调,其情调也很婉曲。”
⒉ 指委婉曲折的事由、心意等。
引《水浒传》第七二回:“宋江便唤燕青,附耳低语道:‘我要见李师师一面,你可生个婉曲入去,我在此间吃茶等你。’”
明王守仁《教条示龙场诸生·责善》:“责善,朋友之道,然须忠告而善道之,悉其忠爱,致其婉曲,使彼闻之而可从,绎之而可改。”
婉wǎn(1)(形)基本义:(说话)婉转:(说话)婉转(2)(形)〈书〉柔顺;温顺:~顺(3)(形)〈书〉美好。
曲读音:qū,qǔ[ qū ]1. 弯转,与“直”相对:弯曲。曲折(zhé)。曲笔(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、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;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)。曲肱而枕。曲尽其妙。
2. 不公正,不合理:曲说。曲解(jiě)。委曲求全。
3. 弯曲的地方:河曲。
4. 偏僻的地方:乡曲。
5.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:酒曲。曲霉。
6. 姓。
师兄从不觉立意,又由觉而不觉化出,关联缜密,章法婉曲。
责善朋友之道,然须忠告而善道之,悉其忠爱,致其婉曲,使彼闻之而可从,绎之而可改,有所感而无所怒,乃为善耳。
散文集,在用他细腻仍不失大气的笔触书写他们那个时代令人神往的传统时,委婉曲折地给我们现时的某种浮躁传递了一种批评的信息。
琴声很幽雅,抑扬顿挫委婉曲折一丝一丝地飘向远方。
人的姿势稍一变动,气息稍一转换,气流一股还是多股,曲调呈现委婉曲折,变化多端。
戴望舒之感伤凄清、朦胧婉曲的爱情诗,与李商隐开创的玉溪诗风,特别是他的爱情诗风格非常接近,十分类似。
这花在园子里的确是鹤立鸡群,那茎干光滑油亮,连刺的影子都没有,叶子细长而碧绿,树形委婉曲折、婀娜多姿。
纤细的手臂划起一个优美的弧度,鞭子似有灵性,婉曲跳动,森然四射。
梦中相寻一节也写得很空朦,含蓄地暗示了多量的情感内涵,把心中的哀愁抒写得极为深沉婉曲。
然而细读全诗,便发现质直中见婉曲,浅近中寓深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