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侩yákuài
(1) 见“牙子”
英broker⒈ 牙人。
引唐谷神子《博异志·张不疑》:“数月,有牙侩言,有崔氏孀妇甚贫,有妓女四人,皆鬻之。”
明叶宪祖《团花凤》第二折:“你待去风月场为牙侩,他有女处深闺,你做送春的庾岭梅,引铁的龙宫石。”
⒉ 市侩,商人。参见“市侩”。
引章炳麟《五无论》:“使牙侩设银行者,得公为之,而常民顾不得造,是则牙侩之权得与政府相等。”
居间买卖的人。
牙yá(1)(名)牙齿:门~|镶~|~医。(2)(名)特指象牙:~筷|~章。(3)(名)形状像牙齿的东西:~子。(4)(名)(Yá)姓。牙yá(名)(~子)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。
侩读音:kuài侩kuài(名)旧社会以拉拢买卖从中取利为职业的人:市~|牙~。
这些事务,还是张阳来应对,自己是纲司牙侩,这个运盐队伍的小头头,这些事都得自己处理。
这些商人便买通牙侩、公吏与中卖之人,将价格订得高高的,又故意不收其他运粮商人货物,迫使其低价卖给本地商人。
蕃贾与牙侩私市,其货皆由他路避税入秦州。
自己担任运盐的纲司牙侩,也就是运盐上岸后和各方面交涉的管事,这种事,自然是自己出面解决了。
建康巨商杨二郎由牙侩起家,到南海贸易十余年,蓄资千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