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投钓竿于水。谓垂钓。
引《庄子·外物》:“任公子为大鉤巨緇,五十犗以为饵,蹲乎会稽,投竿东海,旦旦而钓,期年不得鱼。”
三国魏嵇康《四言》诗:“放棹投竿,优游卒岁。”
宋范仲淹《临川羡鱼赋》:“胡不学投竿之术,自取盈车。”
清陈梦雷《雨夜泊桐庐》诗:“投竿堪寄兴,何事嘆飘蓬。”
⒉ 丢掉钓竿。谓罢钓,借指出仕。相传吕尚钓于渭滨, 周文王出猎相遇,与语大悦,同载而归,以为师。见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。又汉郅恽曾从郑次都隐于弋阳山中,渔钓甚娱,后举孝廉出仕。见《东观汉记·郅恽传》。
引三国魏应璩《与从弟君苗君胄书》:“昔伊尹輟耕, 郅惲投竿,思致君於有虞,济蒸人於涂炭。”
《隋书·炀帝纪上》:“而汇茅寂寞,投竿罕至,岂美璞韜采,未值良工,将介石在怀,确乎难拔?”
唐李商隐《崔处士》诗:“未肯投竿起,惟欢负米归。”
比喻放弃仕宦之途。
投tóu(1)(动)放进去;送进去:~放。(2)(动)跳进去(专指自杀行为)。(3)(动)投射。(4)(动)寄给人(书信等):~递。(5)(动)找上去;参加进去:~入。(6)(动)迎合。(7)(副)临;在…之前。
竿读音:gān竿gān(名)(~子)竹竿;截取竹子的主干而成。
投竿后较长时间标没反应时,可提竿轻挪慢移,加强钩饵的动感,再放竿等待,这样的引诱往往会产生奇效。
因此掺入的香料过多,到刺鼻子的地步,结果投竿之后始终不见竿动,俗说话“物极必反”。
所以说,劈投法是海边最常用的大众投竿法。
威海博爱渔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鱼竿的中型企业,主要生产插竿、海竿、船竿、矶竿、投竿、赛竿和手竿等系列。
钓竿一般分为手竿和投竿两类,一般而言,溪流竿和台钓竿归为手竿一类,而海竿、矶竿以及路亚竿则视为投竿。
但是鱼竿上的导向圈,并不像纺织机械因为纱线不停地高速运转而很快磨损,只是投竿、收竿时滑动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