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声kǒushēng
(1) 众人的议论
(.好工具)英public ment⒈ 犹开口。
引元郑廷玉《后庭花》第二折:“又不曾麻搥下脑箍,你怎么口声的就招伏。”
⒉ 语气,口气。
引《醒世恒言·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“秋公见口声来得不好,老大惊讶。”
⒊ 指口音。参见“口音”。
引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﹝他妻子﹞又换了一个口声,道:‘我乃陈妾丁氏,大娘死与我何干?’”
⒋ 议论。
引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等我再斟酌斟酌,压服得口声才好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五五回:“二奶奶的事,他还要驳两件,才压得众人口声呢!”
口kǒu(1)(名)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;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。俗称嘴。(2)(名)(~儿)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~儿|碗~儿。(3)(名)(~儿)出入通过的地方:出~|入~|门~儿|胡同~儿。(4)(名)长城的关口;多用做地名;也泛指这些关口:~外|喜峰~|西~羊皮。(5)(名)(~儿)破裂的地方;大的豁口:伤~|衣服撕了个~儿。(6)(名)刀、剑、剪刀的刃:刀卷~了。(7)(名)驴马等的年龄:六岁~|这匹马~还年轻。(8)(量)表示人或动物的量:一家五~人|三~猪|一~钢刀。
声读音:shēng声shēng(1)(名)(~儿)声音:雨~。(2)(量)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:喊了两~。(3)(动)发出声音;宣布;陈述:~东击西。(4)(名)名声:~誉|~望。(5)(名)声母:双~叠韵。(6)(名)字调:平~|四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