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严酷的法令。
引《史记·万石张叔列传》:“公家用少, 桑弘羊等致利, 王温舒之属峻法, 儿宽等推文学至九卿,更进用事,事不关决於丞相,丞相醇谨而已。”
宋梅尧臣《南有嘉茗赋》:“华夷蛮貊固日饮而无厌,富贵贫贱不时啜而不寧。所以小民冒险而竞鬻,孰谓峻法之与严刑!”
清薛福成《出使四国日记·光绪十七年正月朔至二月三十日》:“教王知其教之将衰也,於是立峻法以防其民。”
严厉的刑法。《史记.卷一○三.万石君传》:「桑弘羊等致利,王温舒之属峻法。」汉.王充《论衡.非韩》:「养三军之士,明赏罚之命,严刑峻法,富国强兵,此法度也。」也作「峻刑」、「峻网」。
峻jùn(1)(形)(山)高大:~岭。(2)(形)严厉:严~。
法读音:fǎ法fǎ(1)(名)由国家制定或认可;并强制遵守的法律、指令、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:宪~。(2)(名)方法、方式:写~。(3)(名)标准样子;可以模仿的:取~。(4)(名)佛教的教义;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:~术。(5)姓。(6)(动)效法:~后王。
毒品危害社会最烈,如不用严刑峻法,斩草除根,恐怕将成为祸害社会的根源。
对贪污腐败的现象,只是口头批评,无异于隔靴搔痒,只有施以严刑峻法,才能解决问题。
对毒品犯罪分子,必须施行严刑峻法。
长期生活在一个严刑峻法,连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都有法规约束的国家里,对任何明文禁止的行为,特别敏感。
他们崇尚礼教,锐意文治;废除严刑峻法,大赦疑狱。
当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道德废驰,是公义不彰,而整饬秩序光靠严刑峻法行吗?不行。
严刑峻法一般上对新加坡人非常有效,这虽然令人感到泄气,却是事实。
他律规则是重塑或构建自律的外部基础,新加坡等国的公共道德,某种意义上不就是由严刑峻法培厚起来的嘛。
虽然,严刑峻法也不可能完全杜绝罪案的发生。
朱元璋深知民间教派对现行秩序为害之烈,如蚁穴溃堤一般,建立明朝后,即以峻法严刑治理邪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