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嫦娥的别称。亦用作月的代称。
引《文选·谢庄<月赋>》:“引玄兔於帝臺,集素娥於后庭。”
李周翰注:“常娥窃药奔月,因以为名。月色白,故云素娥。”
唐李商隐《霜月》诗:“青女素娥俱耐冷,月中霜里鬭嬋娟。”
明徐渭《月下梨花》诗之一:“莫遣风吹廻作态, 素娥应妬舞《霓裳》。”
郁达夫《旧历八月十六夜观月》诗:“窗外素娥窗内客,分明各自梦巫阳。”
⒉ 白衣美女。指月宫仙女。
引旧题唐柳宗元《龙城录·明皇梦游广寒宫》:“见有素娥十餘人,皆皓衣,乘白鸞,往来舞笑于广陵大桂树之下。”
嫦娥。
素sù(1)本义:细柔的白色绢。(2)(名)本色;白色:~服|~菜。(3)(形)颜色单纯;不艳丽:~淡|~雅。(4)(名)蔬菜、瓜果等食物。(5)(形)本来的;原有的:~油|~材。(6)(名)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:核黄~|麻黄~。(7)(名)向来:~不相识。
娥读音:é娥é(1)(名)美女:宫~。(2)(形)美好:~眉 。
青女素娥俱耐冷,月中霜里斗婵娟。
章行严老人生前最挂怀的“冰冷东淘子”,“寸衷唯许素娥知”的“素娥”,也许不再寂寞了。
他多少有点后悔自己的过于直捷……但他相信,素娥不会因此改变了什么。
青女素娥望九洲,月光霜里斗婵娟。
因为有事,张青云也没在家吃饭了,尹素娥也没有问他什么事情,儿大不由娘,她现在是管不了张青云了。
初闻鸿雁已无蝉,一轮碧月中秋圆。月中素娥共婵娟,树梢玉兔同翩跹。轻舞漫越千层波,飞歌遥跨万重川。此时此夜灯火暖,相聚相伴合家欢。
初闻征雁已无蝉,百尺楼高水接天。青女素娥俱耐冷,月中霜里斗婵娟。李商隐
李商隐的“青女素娥俱耐冷、月中霜里斗婵娟”,借吟咏秋月,赞扬了不怕挫折、经得起冷酷环境考验的人。
肖情无疑是极为的美丽动人的,有着倾国倾城的容颜,青女素娥,姑射神人都不及一二。
眼看两人将要握手言和,一缕变徵琴音破空而起,在杨钧和素娥渐渐相合的琴音中生生划出一道鸿沟,众人侧目望去,只见不知什么时候,战恽面前已经多了一具黑色的铁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