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贫仕”。穷士;穷儒生。
引《管子·问》:“贫士之受责於大夫者几何人?”
晋陆云《寒蝉赋》:“若夫岁聿云暮,上天其凉,感运悲声,贫士含伤。”
《敦煌变文集·丑女缘起》:“於是贫仕蒙詔,跪拜大王已了。”
《敦煌变文集·丑女缘起》:“於是贫仕既蒙駙马,与高品知闻,书题往来,已相邀会。”
唐皮日休《蚊子》诗:“贫士无絳纱,忍苦卧茅屋。”
清袁枚《戏仿<易林>》诗之二:“贫士遇珠,奄人遇姝,岂不相爱,徒生嗟吁。”
穷人。
1. 穷,收入少,生活困难,与“富”相对:贫穷。贫寒。贫民。清贫。
2. 缺乏,不足:贫乏。贫血。贫瘠。
3. 絮烦可厌:贫相(
)。贫气(a.絮烦可厌;b.行动态度不大方。“气”均读轻声)。4. 僧道谦称:贫道。贫僧。
士读音:shì士shì(1)(名)古代指未婚的男子。(2)(名)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。(3)(名)士人:~农工商。(4)(名)军人:~气。(5)(名)军人的一级;在尉以下:上~|中~|下~。(6)(名)指某些种技术人员:护~|医~。(7)(名)对人的美称:女~|烈~。(8)(名)姓。
贫士之肠习藜苋。童人之口餍膏粱。
菽水承欢,贫士养亲之乐,义方立教,贤父爱子之心。
陶渊明忍饥、安贫、不仕要求自己还是卓有成效的,他常常以古代贫士的事迹来激励自己,每每到了无衣无食的贫困无助之时,充满了怨恨之情和自我宽慰之心。
贫士素好铺张,偷儿夜袭之,空如也,唾骂而去。
一贫士患腹泻,请医调治,谓医曰“家贫不能馈药金,医好之日,奉请一醉。
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,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,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。
屈原忧国忧民投江至死而不悔,宋玉在千古悲秋中还“贫士失职而志不平。
参加赤卫队的,都是村里贫士市瓜的穷苦人。
文章憎命达,魑魅喜人过。自古以来,贤人失志,贫士失职就是说不清,诉不完的话题。文章憎命达,魑魅喜人过——杜甫,诗穷而后工。
加以金玉之费,炉器所须,益非贫士所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