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无可嫌疑处;没有疑忌。
引《礼记·坊记》:“子云:夫礼,坊民所淫,章民之列,使民无嫌,以为民纪者也。”
郑玄注:“嫌,嫌疑也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“﹝公﹞以﹝毕諶﹞为相” 裴松之注引晋王沉《魏书》:“此上下相疑之秋也,虽以无嫌待之,犹惧未信;如有所除,则谁不自危?”
唐杜甫《送张十二参军赴蜀州》诗:“皇华吾善处,於汝定无嫌。”
宋曾巩《过介甫归偶成》诗:“结交谓无嫌,忠告期有补。”
⒉ 犹无妨。
引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作鱼鲊》:“作裹鮓法……有茱萸、橘皮则用,无亦无嫌也。”
[ wú ]
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~到有。~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~则加勉。
2.不:~论。~须。
3.不论:事~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
4.同“毋”。
5.姓。
[ mó ]
见【南无】。
嫌读音:xián嫌xián(1)(动)嫌疑:~疑犯。(2)(动)嫌怨:讨~。(3)(动)厌恶;不满意:憎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