稽首qǐ shǒu
1. 古时的一种跪拜礼,叩头至地,是九拜中最恭敬的。
例一曰稽首,二曰顿首,三曰空首,四曰振动,…——《周礼·春官·大祝》。贾公彦疏:“一曰稽首,其稽,稽留之字;头至地多时,则为稽首也。此三者(空首、顿首、稽首)正拜也。稽首,拜中最重,臣拜君之拜。”2. 出家人所行的常礼,一般在见面时用。
例神仙见西门庆,长揖稽首就坐。——《金瓶梅》⒈ 古时一种跪拜礼,叩头至地,是九拜中最恭敬者。
引《公羊传·宣公六年》:“灵公望见赵盾,愬而再拜; 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,趋而出。”
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“公子成再拜稽首曰:‘臣固闻王之胡服也。’”
⒉ 犹赔罪。
引郭沫若《奴隶制时代·殷代是奴隶制》:“匡廼稽首于曶,用五田,用众一夫曰益,用臣曰疐,(曰) 朏,曰奠,曰:‘用兹四夫,稽首’……‘稽首’,在这儿是赔罪的意思。”
⒊ 道士举一手向人行礼。
引元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三折:“只打个稽首,权充拜礼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十回:“那先生看了道:‘保正休怪,贫道稽首。’”
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一回:“只见那两个老姑子上前打了一个稽首。”
一种俯首至地的最敬礼。
1. 〔稽首〕古代的一种礼节,跪下,拱手至地,头也至地。
首读音:shǒu首shǒu(1)本义:(名)头:(名)头(2)(形)第一;最高的:~相|~脑。(3)(名)首领:~长。(4)(名)首先:~创。(5)(动)出头告发:自~。(6)姓。(7)(量)用于诗、词、赋;一篇叫一首。
稽首再拜之,自愧非仙才。
若崩厥角齐稽首,血流漂杵脂如泉。
临考试了你才想起去看书,这不等于厥角稽首吗?
莫问起身稽首,“还有一事想请教道友,前往荆州之后我欲寻处修行,不知何处可往?”。
而公容气更沮,下帷晦迹,每觇天察宿,怀协左道,咒诅祷请,谨事邪巫,常被发跣足,稽首北极,遂图画朕躬,勒以名字,或加以矢刃,或烹之鼎镬。
二人正论之间,後边来了一位道人,乃是准提道人,打了稽首,同坐下。
秦尘对灵虚道人打了个稽首,如此说道。
贫道师从隐仙派,号关云子,稽首。
肖哲朝李邀风打个稽首,莫邪轻轻点头,发话“讲述下今晚事情始末罢。
闻听此言,武清连忙稽首“多谢师傅栽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