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无机化合物,白色粉末,有毒,溶于酸类,不溶于水。也称铅白。古代妇女用来搽脸。
引《乐府诗集·横吹曲辞五·木兰诗二》:“易却紈綺裳,洗却铅粉妆。”
唐薛能《吴姬》诗之九:“冠剪黄綃帔紫罗,薄施铅粉画青娥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四二回:“铅粉十四匣,胭脂十二帖。”
⒉ 用作画画的颜料。
引元王思廉《寿阳梅妆图》诗:“画史不知亡国恨,犹将铅粉记前朝。”
⒊ 借指美丽容貌、青春年华。
引唐李白《代美人愁镜》诗之一:“红颜老昨日,白髮多去年。铅粉坐相误,照来空凄然。”
清曹寅《题画梅花》诗:“垂老自伤铅粉误,几生修到玉梅花。”
⒋ 喻指雪。
引唐刘禹锡《终南秋雪》诗:“雾散琼枝出,日斜铅粉残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四:“千山连骇铺铅粉,万木依稀拥素袍。”
一种盐基性碳酸铅,色白,不溶于水,但附著力强,为贵重的白色颜料。加上香料可 制成化妆品。
1. 一种金属元素,可用作耐硫酸腐蚀、防丙种射线、蓄电池等的材料。其合金可作铅字、轴承、电缆包皮等之用:铅刀(指钝刀子,喻才能微薄)。铅球。
2. 指用石墨等制成的书写工具:铅笔。铅椠(铅粉笔和木板,古人用以书写的工具,借指著作校勘)。
粉读音:fěn粉fěn(1)(名)(基本义):粉末:粉末(2)(名)指化妆用的粉末:~扑儿。(3)(名)淀粉制成的食品;特指粉条或粉丝:菠菜炒~|~肠|~皮。(4)(形)带着白粉的;白色的:~连纸。(5)(形)粉红:~色|这块绸子是~的。
粉仓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结构,储粉量大、占地面积小,能实现铅粉先进先出。
金凤姐已经走到跟前,依旧脸上搽着雪白的铅粉,嘴唇涂得猩红,依旧乜着眼,扭着腰,十分风骚。
敷铅粉、抹胭脂、画黛眉、贴花钿、描斜红和涂唇脂。
一个新建立的电池制造厂如果有条件选择的话,它必须选择铅粉的类型。
我接过药方一看,上面洋洋洒洒开出了几十种材料,不过大多数都是方士炼丹常用的红汞、铅粉之类的,另外还有什么蝙蝠翅膀、壁虎尾巴这些西方巫术使用的施法材料。
当颗粒用量不大时,选用铅粉、铁粉等金属颗粒比采用非金属颗粒能获得更大的结构阻尼。
罗马贵族们在爱喝的葡萄汁中加入铅粉,可以除掉酸味,还可使酒醇香甘甜;有轻泻作用的蜂蜜在铅质容器中加热,会产生奇妙的化学作用,成了止泻剂。
采用化学共沉淀法经前驱体草酸氧钛锶铅制得钛酸锶铅粉末。
除了华服,敷铅粉、抹胭脂、画黛眉、贴花钿、点面靥、描斜红、涂唇脂,一个唐代女子出门前足足要完成七个步骤的妆扮。
其面部化妆也非常繁复,顺序大致为敷铅粉、抹胭脂、画黛眉、贴花钿、点面厣、描斜红、涂唇脂、戴发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