述职shùzhí
(1) 古时诸侯向天子陈述职守
例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。述职者,述所职也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》英report(2) 派驻外国或外地的官员回(.好工具)来向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情况
例回国述职英report in person the performance of one's official duties⒈ 诸侯向天子陈述职守。
引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诸侯朝於天子曰述职。述职者,述所职也。”
汉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夫使诸侯纳贡者,非为财币,所以述职也。”
晋袁宏《后汉纪·光武帝纪论》:“诸侯述职,必以山川为主。”
⒉ 指外任官员向朝廷陈述职守。
引唐柳宗元《送幸南容归使联句》诗序:“南聘天朝,相礼述职,公卿多其仪。”
清林则徐《致龚自珍书》:“月前述职在都,碌碌软尘,刻无暇晷。”
徐兴业《金瓯缺》第一章一:“马扩不日将回京述职,借此因缘,卿可与他痛叙旧情。”
⒊ 今泛指向主管部门陈述汇报工作情况。
⒋ 供职;就职。
引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羣臣公正,莫敢为邪,百官述职,务致其公迹也。”
《北史·崔楷传》:“楷将之州,人咸劝单身述职。 楷曰:‘单身赴任,朝廷谓吾有进退之计,将士又谁肯固志?’遂闔家赴州。”
宋司马光《为文丞相许州谢上表》:“陛下察其愚衷,必非缘饰,愍其孤迹,易致怨憎,俾述职於近藩,得免讥於尸禄。”
向长官报告所任职务。
述shù(1)(动)本义:遵循。(2)(动)陈说;叙述:口~|重~。
职读音:zhí职zhí(1)本义:(动)记。(2)(名)职位:~别|~称|~分|~官|~衔|~志|~责。(3)(代)旧时公文用语;下属对上司的自称:~等奉命。(4)(动)掌管:~掌。(5)(连)〈书〉由于:~是之故|~此而已。
因而,领导的述职报告自然得由我等身边人来代疱了。
这一规则列出了一批描述职业禁用词汇,其中包括消防员,空中小姐,校长,警察,销售员,女经理,影院女引座员和男护士等。
省直工委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指导述职测评,该厅领导郭英杰、王晓立、彭东晓、李成先、杨志强、周际鹏出席会议。
其实不少地方都有类似的规定,但“不称职”乃至“罢免”的案例却罕有所闻,述职完毕、一片赞歌却是普遍情形。
在他们一九九八年返美述职前,他们已经竭尽所能在他们所居住、及学习客语的新竹县湖口地区宣扬福音。
七月间,马康卫大使返美述职,并促国务院把彭明敏的签证问题,至少拖到一九七一年秋天再说。
公告还显示,公司董事、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、财务总监傅斌先生也于近日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书面辞职报告,因工作变动原因,申请辞去上述职务。
湘乡市白田镇召开白田选区湘乡市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会议。
自从与将军相别,下臣不断反省自新,谨慎勤职,理应向将军述职;又因为前些时候,宓妃不幸,偶遇艰难,幸蒙沐浴将军鸿恩,重获新生。
喂,本杰明,你的述职报告写完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