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不懂;无知。
引《孙子·九地》:“易其事,革其谋,使人无识。”
张预注:“使人不可知也。”
《荀子·法行》:“怨人者穷,怨天者无识。”
杨倞注:“无识者,不知天命也。”
《法苑珠林》卷一一二引《沙弥尼戒经》:“心闭意塞,世世愚痴,不值大道,其心无识。”
⒉ 没有标记。识,通“誌”。
引《楚辞·刘向<九叹·远逝>》:“路曼曼其无端兮,周容容而无识。”
洪兴祖补注:“识,音志。”
[ wú ]
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~到有。~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~则加勉。
2.不:~论。~须。
3.不论:事~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
4.同“毋”。
5.姓。
[ mó ]
见【南无】。
识读音:shí,zhì[ shí ]1. 知道,认得,能辨别:识辨。识破。识相(xiàng )。识途老马。
2. 所知道的道理:知识。常识。
3. 辨别是非的能力:见识。远见卓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