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备位充数之臣。
引《论语·先进》:“今由与求也,可谓具臣矣。”
朱熹集注:“具臣,谓备臣数而已。”
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故京兆尹王章资质忠直,敢面引廷争, 孝元皇帝擢之,以厉具臣而矫曲朝。”
颜师古注:“具臣,具位之臣无益者也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真宗景德三年》:“太常丞任随上言曰:‘諫议大夫、司諫、正言虽有数员,但充位尸禄而已。愿陛下择贤士,黜具臣,悬赏罚之文,立劝惩之道。’”
⒉ 泛称为人臣者。
引《南史·蔡廓传论》:“位在具臣,而情怀伊霍。”
聊以充数,不能有作为的臣子。
具jù(1)(名)用具:农~|文~|家~|雨~|卧~|餐~。(2)(量)〈书〉用于棺材、尸体和某些器物:座钟一~。具jù(1)(动)具有:~备|初~规模|略~轮廓。(2)(动)〈书〉备;办:~呈|~结|敬~菲酌。
臣读音:chén臣chén(1)(名)君主时代的官吏;有时也包括百姓:君~。(2)(名)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