卑辞,卑词bēicí,bēicí
(1) 谦恭之辞语
例口出卑辞,心怀鬼胎英humble words⒈ 亦作“卑词”。言辞谦恭。
引《公羊传·僖公二六年》:“乞师者何?卑辞也。”
晋葛洪《抱朴子·钦士》:“不惮屈已,不耻卑辞,而以致贤为首务,得士为重寳。”
《旧唐书·代宗纪》:“国清卑辞遍拜将士,方免祸,一夕而定。”
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回:“楚初合诸侯,以兵临我,其锋方鋭,未可轻敌。不如卑辞以请成。”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续记》:“﹝史济行﹞卑词征求我的文稿,我总给他一个置之不理。”
卑bēi(1)(形)(位置)低下:~贱|地势~湿。(2)(形)(品质或质量)低劣:~劣|~不足。(3)(形)〈书〉谦恭:~词厚礼。
辞读音:cí辞cí(1)(名)优美的语言:~令。(2)(名)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:楚~。(3)(动)告别:~行。(4)(动)不接受;请求离去:~职。(5)(动)躲避、推托:万死不~。
宜卑辞推奖,以骄其志,使其不虞。
袁绍协迫韩馥,遂领冀州牧,卑辞厚币招揽田丰,田丰以王室多难,志存匡救,乃应命以为别驾。
维翰劝帝推诚弃怨以抚籓镇,卑辞厚礼以奉契丹,训卒缮兵以修武备,务农桑以实仓廪,通商贾以丰货财。
又斛律后废,陆令萱欲立穆夫人;太后欲立胡昭仪,力不能遂,乃卑辞厚礼以求令萱,结为姊妹。
旰卑辞重赂以迎之,鸿渐喜;进至成都,见旰,但接以温恭,无一言责其干纪,日与将佐高会,州府事悉以委旰。
若孝文卑辞匈奴,先帝优与吴盟,皆应权通变,弘思远益,非匹夫之为忿者也。
古人辞尊居卑辞富居贫,处乱世自全之道,可以为万世贪冒不厌,以致破家亡国者之至戒也。
楚、赵附则齐必惧,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,齐附而韩、魏可虚也。
曹操微时,常卑辞厚礼,求为己目。
陛下以苍生之故,犹卑辞厚币以事之,臣何屈节之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