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华丽的丝织物。
引《六韬·盈虚》:“帝尧王天下之时,金银珠玉不饰,锦绣文綺不衣。”
《三国志·吴志·华覈传》:“美貌者不待华采以崇好,艷姿者不待文綺以致爱。”
《南史·循吏传序》:“左右无幸謁之私,闺房无文綺之饰。”
《明史·太祖纪三》:“壬申,罢天下岁织文綺。”
⒉ 比喻华丽的文辞。
引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书记》:“或全任质素,或杂用文綺。”
文wén(1)(名)文字;记录语言的符号:中~。(2)(名)文章;作品:美~。(3)(名)文言:半~半白。(4)(名)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;~化|~明|~物。(5)(名)旧时指礼节仪式:虚~|繁~缛节。(6)(名)非军事的(跟‘武’相对):~职|~武双全。(7)(形)柔和;不猛烈:~雅|~火。(8)(形)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~|水~。(9)(名)古时称在身上、脸上刺画花纹或字:~身|~了双颊。(旧读wèn)掩饰:~过饰非。(名)关于读书人的:~人。(量)一~不值。姓。
绮读音:qǐ绮qǐ(1)(名)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:~罗。(2)(形)美丽:~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