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供kǒugòng
(1) 受审者口头陈述的供词
(好工具.)英affidavit;confession⒈ 受审人口头陈述的与案情有关的话。
引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一回:“凤四老爷只是笑,并无一句口供。”
邹韬奋《抗战以来》四二:“同一案件,各人口供太不一致,颇生疑窦。”
杨朔《海市》:“吊打了半天,看看问不出什么口供,只得又解开我的绑。”
诉讼关系人受审时,与案情有关的陈述。
口kǒu(1)(名)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;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。俗称嘴。(2)(名)(~儿)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~儿|碗~儿。(3)(名)(~儿)出入通过的地方:出~|入~|门~儿|胡同~儿。(4)(名)长城的关口;多用做地名;也泛指这些关口:~外|喜峰~|西~羊皮。(5)(名)(~儿)破裂的地方;大的豁口:伤~|衣服撕了个~儿。(6)(名)刀、剑、剪刀的刃:刀卷~了。(7)(名)驴马等的年龄:六岁~|这匹马~还年轻。(8)(量)表示人或动物的量:一家五~人|三~猪|一~钢刀。
供读音:gōng,gòng[ gòng ]1. 奉献:供养。供献。供奉。供佛。供职。
2. 祭祀用的东西:供桌。供品。供果。上供。
3. 被审问时在法庭上述说事实:招供。口供。供状。供认。供词。
“所谓口供,就是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供述和辩解,包括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承认有罪的供述、关于自己无罪、罪轻的辩解和揭发同案被告人的攀供。
堂堂洛城警探的口供都不如一个毒贩女友的可信?
在我国,为了迅速地侦破案件,侦查人员非常注重口供的收集。
原来这是李才在教给她另外一套口供,要她配合。
实名举报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法院以口供判案,以言代法,枉法裁判,包庇罪犯。
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、刑事被告人使用肉刑或变相肉刑,逼取口供的行为。
曾奉命讯鞫大案,审讯中,不用重刑,坚持以诚感人,以理服人,重证据,不轻信口供,虽涉及人众,而不株连无辜,使数十件大狱,件件处理平允。
随后对口供的古今、中外历史渊源作了一番论析,由此对口供的发展轨迹有了一个基本的脉络把握。
於是三下五除二,將眾人的口供報告打好,畫了個花押,算是了事。
于是,蔡攸向几个侍卫招了招手,几个侍卫便拿来口供簿和红色印泥,纷纷来到三个人面前,立逼他们画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