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分bùfen
(1) 整体中的局部;整体里的一些个体
例部分反对英part;section;portion(2) 部属
例指麾部分英subordinate(3) 部署
例部[.好工具]分诸将英disposition⒈ 今以“部分”指整体或全数中的一份;局部。
引《周礼·地官·林衡》“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” 汉郑玄注:“平其守者,平其地之民,守林麓之部分。”
孔颖达疏:“守林麓之部分,谓部伍有多少远近之分也。”
刘半农《敲冰》诗:“其餘的大部分,便须让我们做‘先走的’。”
丁玲《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》:“她给了他许多钞票,都是十元一张的,有一部分是客人给她的。”
⒉ 部位;所处的位置。
引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善诊者,察色按脉,先别阴阳,审清浊而知部分。”
王冰注:“部分,谓藏府之位可占候处。”
⒊ 部曲,部队。
引《北齐书·神武帝纪上》:“乃建牙阳曲川,陈部分。”
⒋ 部署,安排。
引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及破邯郸,乃更部分诸将,各有配隶。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, 光武以此多之。”
唐萧颖士《为邵翼作上张兵部书》:“每读《太史公书》,窃慕穰苴、乐生之高义,常愿一寘戎车之殿,指麾部分,为天子干城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太宗淳化五年》:“二月,甲申朔,帝始闻成都陷,召宰相谓曰:‘……朕当部分军马,旦夕讨平之。’”
⒌ 裁决;处理。
引《三国志·蜀志·李严传》:“亮亦与达书曰:‘部分如流,趋捨罔滞, 正方性也。’”
《北史·李幼廉传》:“齐神武行经冀部,总合河北六州文籍,商榷户口增损,亲自部分,多在马上,徵责文簿,指影取备,事非一绪。”
⒍ 指处理事务的才能。
引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绍传》“绍有姿貌威容” 裴松之注引汉王粲《汉末英雄记》:“成(袁成,绍伯父)字文开,壮健有部分,贵戚权豪自大将军梁冀以下皆与结好,言无不从。”
《北史·蔡儁传》:“出为济州刺史,为政严暴,又多受纳。然亦明解,有部分,吏人畏服之。”
⒎ 按部首分类,分别部居。
引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书证》:“客曰:‘今之《説文》,皆许慎手迹乎?’答曰:‘ 许慎检以六文,贯以部分,使不得误,误则觉之。’”
秩序。
如:「部分相同」、「公司先送来部分订货。」
部bù(1)(名)部分:内~。(2)(名)某些机关的名称或机关企业中按业务而分的单位:外交~|门市~。(3)(名)军队(连以上)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:司令~。(4)(名)指部队。(5)(动)〈书〉统辖;统率:所~。(6)(量)用于书籍、影片等:两~字典。(7)〈方〉(量)用于机器或车辆:两~汽车。(8)姓。
分读音:fēn,fèn[ fēn ]1. 区划开:分开。划分。分野(划分的范围)。分界。分明。条分缕析。分解。
2.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:分发。分忧。分心劳神。
3.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:分会。分行(háng )。
4. 散,离:分裂。分离。分别。分崩离析。分门别类。
5. 辨别:区分。分析。
6. 区划而成的部分:二分之一。
7. 一半:人生百年,昼夜各分。春分。秋分。
[ fèn ]1. 名位、职责、权利的限度:分所当然。身分。分内。恰如其分。安分守己。
2.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:成分。天分(天资)。情分(情谊)。
3. 料想:“自分已死久矣”。
4. 同“份”,属于一定的阶层、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:知识分子。
公共健康的噩梦部分地反映了根深蒂固的文化根源。
但大部分时间都是他自己如饥似渴地读书。
由于工作环境差、入不敷出,我国的大部分乡村卫生员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。
星期天,我校部分同学参加了植树种草的义务劳动。
他已把树篱中所有参差不齐的部分修剪掉了。
诸子百家的思想言论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到这个问题。
随着严冬的来临,大部分草木干枯了。
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,大部分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吗?
少先队是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。
学校每年都要拿出一部分钱,美化校园的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