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。如葡萄、服务等。
复fù(1)(动)重复:~写|~制。(2)(形)繁复:~姓|~分数|~比例。(3)(动)转过去或转回来:反~无常|翻来~去|循环往~。(4)(动)回答;答复:~信|请即电~。也作覆。(5)(动)恢复:光~|收~|~婚。(6)(动)报复:~仇。(7)(副)再;又:旧病~发|死灰~燃|死而~苏|一去不~返。
音读音:yīn音yīn(1)(名)声音:~响|~乐|口~|杂~。(2)(名)消息:佳~|~信。(3)(名)指音节:单~词。
词读音:cí词cí(1)(名)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:~语。(2)(名)说话或诗歌、戏剧、文章中的语句:歌~。(3)(名)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;由五、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。形成于唐代;盛行于宋代。
汉语词汇从以单音词为主,过渡到以复音词为主,是汉语史上的一大发展变化。
第三章是《殷芸小说》复音词历时研究上编,列举了一部分源于先秦和两汉的词汇。
研究复音词发展的历史轨迹,先秦时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时期。
有对整个先秦时期的复音词的研究,也做了很多专书复音词研究。
先秦时期的复音词研究已经引起了学者广泛的重视。
本文从构词方式的角度切入,对《淮南子》中的复音词进行专项研究。
但具体到各词类的内部结构,却又比复音词复杂得多。
《颜氏家训》正是这一时期的著作,使南北朝时期的复音词发展得以展现。
《南史》复音词本文主要依据的是五个界定标准:意义标准、语法标准、语境和上下文义、修辞手段和出现的频率;
其中的复音词已经呈现出比较成熟的特征,其构成有单纯复音词与合成复音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