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子之心chìzǐzhīxīn
(1) 纯正而天真无[.好工具]邪的心。比喻忠诚热切之心
英the innocence of childhood;utter purity⒈ 喻纯洁善良的心地。
引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”
唐柳宗元《亡姊前京兆府参军裴君夫人墓志》:“下以不失其赤子之心,姻族归厚,率由是也。”
清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某倅》:“世儒眼大如豆,又乌知村翁野老固多不失其赤子之心也!”
《人民日报》1989.4.22:“一颗多么伟大的赤子之心停止跳动了!一个多么仁义正直的人民的儿子离去了!”
如赤子般善良、纯洁、真诚的心地。
赤子:初生的婴儿。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。形容人的心地善良、纯洁。
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下》:“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”
尧、舜、禹、汤、周、孔,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,所谓赤子之心,原不过是“不忍”二字。(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一八回)
赤胆忠心、耿耿忠心
蛇蝎心肠、狼心狗肺
赤子之心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褒义,指报国之心。
查看更多
赤chì(1)(名)比朱红稍浅的颜色。(2)(名)泛指红色:~小豆。(3)(名)象征革命:~卫队。(4)(形)忠诚:~心(忠诚的心)|~诚(极真诚)。(5)(动)光着;露着(身体):~脚|~膊。(6)(形)空:~手空拳(两手空空;什么也没有)。
子读音:zǐ子zǐ(1)(名)古代指儿女;现在专指儿子:~女|~孙|~婚|~侄|父~|独生~。(2)(名)人的通称:男~|女~。(3)(名)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;是男人的美称:夫~|诸~百家。(4)(名)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第三类:~部|~书|经、史、~、集。(5)(代)古代指第二人称你:以~之矛;攻~之盾。(6)(名)(~儿)种子:瓜~儿|~实。(7)(名)(~儿)卵:鱼~|鸡~儿。(8)(形)幼小的;小的;嫩的:~猪|~城|~姜。(9)(动)(~儿)小而坚硬的块状物或粒状物:枪~儿|棋~儿。(10)(名)(~儿)铜子儿;铜元:大~儿|小~儿|一个~儿。(11)(量)(~儿)用于能用手指掐住的一束细长的东西:一~儿线|一~儿挂面。(12)姓。子zǐ(名)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~爵。子zǐ(名)地支的第一位。参看〔干支〕。子zi(1)名词后缀。加在名词性词素后:帽~|旗~|桌~|命根~。b)加在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素后:矮~|垫~|扣~|胖~|折~|坠~。(2)个别量词后缀:一下~|一伙~。
之读音:zhī[ zhī ]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心读音:xīn心xīn(1)(名)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。也叫心脏:~博|~跳。(2)(名)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、感情等:~思|~得|用~|谈~|一~一意。(3)(名)中心;中央的部分:江~|圆~|重~|灯~。(4)(名)二十八宿之一。
他是位成功的童话故事作家,因为他拥有一颗赤子之心。
这充分体现了他的赤子之心。
您认为大人们为何会失去赤子之心?
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!他们的心始终一样。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。
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。
诗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,毅然回到了祖国。
赤子之心,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峰。而这种心灵的纯洁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。
我们还需要你的"赤子之心",对吗?
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真诚坦率,有一颗赤子之心。
为人能不失其赤子之心,才能活得快乐又逍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