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相传三国魏曹植在其兄曹丕的胁迫下七步成诗,诗中有“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”语。后因以“燃萁之敏”喻文思敏捷。参见“煮豆燃萁”。
引宋宁参《白水县斋十咏》序:“曾无击钵之音,但愧燃萁之敏。”
后因以之喻文思敏捷。
相传三国魏曹植在其兄曹丕的胁迫下七步成诗,诗中有“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”语。宋 宁参《白水县斋十咏》序:“曾无击钵之音,但愧燃萁之敏。”
七步之才
燃萁之敏作宾语;指人文思敏捷。
查看更多
燃rán(1)(动)燃烧:自~|~料。(2)(动)引火点着:~灯|~香。
萁读音:qí萁qí(名)豆子的秸秆。
之读音:zhī[ zhī ]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敏读音:mǐn敏mǐn(形)灵敏;敏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