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,晚于仰韶文化。因遗物中常有黑而亮的陶器而称为黑陶文化。又因其最早发现于山东·济南附近的龙.山镇,故也称龙山文化。
⒈ 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,晚于仰韶文化。因遗物中常有黑而亮的陶器而称为黑陶文化。又因其最早发现于山东济南附近的龙山镇,故也称龙山文化。
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文化,晚于仰韶文化。黑陶多呈黑色,薄如蛋壳,带有光泽。因陶器表里漆黑,为此文化的主要特色,故称为「黑陶文化」。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及东海岸一带。
黑hēi(1)(形)像煤或墨的颜色;是物体完全吸收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时所呈现的颜色(跟‘白’相对)。(2)(形)黑暗:天~了|屋子里很~。(3)(形)秘密;不公开(多指违法的):~市|~话。(4)(形)坏;狠毒:~心。(5)(形)象征反动:~帮。(6)(形)(Hēi)姓。
陶读音:táo,yáo[ táo ]1.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:陶俑。陶粒。陶瓷。陶管。陶器。
2. 制造陶器:陶冶。陶铸。
3. 喻教育、培养:陶化。陶育。陶染。熏陶。
4. 快乐的样子,使快乐:陶然。陶醉。陶陶。
5. 古同“淘”,洗。
6. 姓。
文读音:wén文wén(1)(名)文字;记录语言的符号:中~。(2)(名)文章;作品:美~。(3)(名)文言:半~半白。(4)(名)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;~化|~明|~物。(5)(名)旧时指礼节仪式:虚~|繁~缛节。(6)(名)非军事的(跟‘武’相对):~职|~武双全。(7)(形)柔和;不猛烈:~雅|~火。(8)(形)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~|水~。(9)(名)古时称在身上、脸上刺画花纹或字:~身|~了双颊。(旧读wèn)掩饰:~过饰非。(名)关于读书人的:~人。(量)一~不值。姓。
化读音:huà,huā[ huà ]1. 性质或形态改变:变化。分化。僵化。教(jiào )化。熔化。融化。潜移默化。化干弋为玉帛。。
2. 佛教、道教徒募集财物:化缘。化斋。
3.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,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:丑化。绿化。
4. 习俗,风气:有伤风化。
5. 特指“化学”:化工。化纤。化肥。
绥棱现代黑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。
现在刘浩正在有关部门共同策划召开“中国黑陶艺术论坛”,并弘扬上海黑陶文化。
梁子黑陶文化园是集生产、销售、服务于一体的黑陶文化产业基地,黑陶产品主要有复古蛋壳陶等七大门类两百多个品种。
龙山黑陶文化讲座举办泥塑塑型、拉坯、着色等体验活动。
尝鲜各种“莓味”学习黑陶文化。
尚黑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期时代晚期的黑陶文化。
城子崖遗址因首次发现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,最初称之为“黑陶文化”,后以遗址所在地龙山街道命名为“龙山文化”。
此次活动旨在普及挖掘黑陶艺术、黑陶文化,进一步推动中国黑陶文化艺术创新发展。
陶山黑陶—文化瑰宝,土与火的艺术,神与奇的魅力!
这里,曾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,以黑陶为标志的龙山文化,将济南古老的文明告诉了世界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