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
皮里春秋


皮里春秋的词语
皮里春秋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皮里:指内心。春秋:相传是孔子修订的一部记载鲁国历史的书,书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隐含的褒贬评论而不直言。形容口头上不作评论,心中却有所褒贬。也作“皮里阳秋”。(因晋简文帝母名“春”,晋人为避讳而改用“阳”字代替“春”字。)

引证解释:

⒈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评论。 《春秋》,相传孔子所修,意含褒贬。借指评论。

引《晋书·褚裒传》:“裒少有简贵之风…… 譙国桓彝见而目之曰:‘ 季野有皮里春秋。’言其外无臧否,而内有所褒贬也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三八回:“眼前道路无经纬,皮里春秋空黑黄。”

国语词典:

嘴里不说好坏,而心中有所褒贬。语本《晋书.卷九三.外戚传.褚裒传》:「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:『季野有皮里阳秋。』言其外无臧否,而内有所褒贬也。」为避晋简文帝母后阿春的名讳,后改为「皮里阳秋」。

成语解释

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。

《晋书 褚裒传》:“曰:‘季野有皮里春秋。’言其外无臧否,而内有所褒贬也。”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8回:“眼前道路无经纬,皮里春秋空黑黄。”

皮里阳秋

皮里春秋偏正式;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。

查看更多

网络解释:

皮里春秋

皮里春秋是一个汉语词汇,读音为pí lǐ chūn qiū,意思是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,出自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8回。
皮里春秋释义
读音:pí

皮pí(1)(名)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:牛~|麦~。(2)(名)(~子)皮革或毛皮:~包|~箱|~袄。(3)(名)(~儿)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:包袱~儿。(4)(名)表面:地~|水~儿。(5)(名)(~儿)某些薄片状的东西:粉~儿|豆腐~儿。(6)(形)有韧性的:~糖。(7)(形)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:花生~了;吃起来不香。(8)(形)顽皮;调皮。(9)(形)由于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“无所谓”。(名)指橡胶:橡~|筋~。(Pí)姓。

读音:lǐ[ lǐ ]

1.(~儿)衣服、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;纺织品的反面:被~儿。衣服~儿。这面是~儿,那面是面儿。

2.方位词。里边(跟“外”相对):~屋。~圈。往~走。

3.街坊:邻~。~弄。

4.家乡:故~。乡~。

5.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。

6.姓。

7.长度单位,1市里等于150丈,合500米。

读音:chūn

春chūn(1)(名)春季;一年的第一季。(2)(名)男女情欲:~情。(3)(名)姓。

读音:qiū

秋qiū(1)(名)秋季:深~|~风|~雨。(2)(名)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:麦~|大~。(3)(名)指一年的时间:一日不见;如隔三~。(4)(名)指某个时期(多指不好的):多事之~|危急存亡之~。(5)(名)姓。

皮里春秋近义词
皮里阳秋,
皮里春秋造句

这个人从不谈论别人的好坏,但皮里春秋,什么事他都有自己的看法。

浑不问眼前兴废,再休提皮里春秋!破愁城,酒一杯,觅当垆,酤旧醅,酒徒夺尽人间萃。

这么个老东西,皮里春秋的,装什么逼啊?这还没动手,就吓跑了,哈哈……

眼前道路无经纬,皮里春秋空黑黄。

两方见面,寒暄客套,均是皮里春秋。


上一词语:唐临晋帖
下一词语:喜结秦晋

词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