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语。地狱酷刑之一。
为古代酷刑。
喻极危险的境地。
⒈ 佛教语。地狱酷刑之一。
引《阿含经·九众生居品》:“设罪多者当入地狱,刀山剑树,火车炉炭,吞饮融铜。”
《辩正论》八注引南朝宋刘义庆《幽明录·康阿得》:“康阿得死三日……凡见十狱,各有楚毒,狱名‘赤沙’、‘黄沙’、‘白沙’,如此‘七沙’,有刀山剑树,抱赤铜柱。”
《敦煌变文集·目连救母变文》:“目连问曰:‘此箇名何地狱?’ 罗察答言:‘此是刀山剑树地狱。’”
明袁宏道《与聂化南书》:“败却铁网,打破铜枷,走出刀山剑树,跳入清凉佛土,快活不可言,不可言。”
⒉ 为古代酷刑。
引《宋史·刘鋹传》:“﹝刘鋹﹞作烧煑剥剔,刀山剑树之刑,或令罪人鬭虎抵象。”
⒊ 喻极危险的境地。
引清遯庐《童子军·谋劫》:“準在明日三更向后,到那刑部衙门里面,把俺吴先生从那刀山剑树之中,夺到这化日光天之下便了。”
京剧《乌龙院》第四场:“多承公明哥哥大恩搭救我等,特地前来相谢,纵然刀山剑树,俺刘唐何惧!”
一种极残忍的刑罚。参见「剑树刀山」条。
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。形容极残酷的刑罚。
《阿含经 九众生居品》:“设罪多者当入地狱,刀山剑树,火车炉炭,吞饮融铜。”
我本来不大喜欢下地狱,因为不但是满眼只有刀山剑树,看得太单调,痛苦也怕很难当。(鲁迅《华盖集续编 厦门通信(二)》)
刀山火海、龙潭虎穴
风平浪静
刀山剑树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。
查看更多
刀dāo(1)(名)用来切、割、削、砍、铡、斩的工具:菜~。(2)(名)刀形的东西:冰~。(3)(量)纸张的计算单位;一百张叫一刀。
山读音:shān山shān(1)(名)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~。(2)(名)形状像山的东西:冰~。(3)(名)蚕蔟:蚕上~了。(4)(名)指山墙:房~。(5)(名)姓。
剑读音:jiàn剑jiàn(名)古代兵器;青铜或铁制成;长条形;一端尖;两边有刃;可以佩带。
树读音:shù树(1)基本义:(名)木本植物的通称:(名)木本植物的通称(2)本义:(动)种植;栽培:(动)种植;栽培(3)(动)树立;建立:建~。(4)姓。
兄弟在,刀山剑树又如何?红颜在,天涯海角又如何?
纵使是虎穴龙潭又如何,就算是刀山剑树又怎样?我照样要踏虎逐龙,断箭折刀。
宋景诗浑身是胆,面对刀山剑树,毫无惧色,威风凛凛地闯了进去,如入无人之境。
这土台建造甚奇,上宽下窄,面如弓背,背如弓弦平列,除了一条石级小路外,其余尽是刀山剑树,十分险峻。
望乡台,是阎罗王动恻隐之心,为投胎鬼魂修建,构造极为奇异,上宽下窄,面如弓背,背如弓弦平列,只有一条石级小路外,周围竟然全是刀山剑树,十分险峻。
从外表上看,此台上宽下窄,面如弓背,背如弓弦平列,除了一条石级小路外,其余尽是刀山剑树,十分险峻。
望乡台建造甚奇,上宽下窄,其面如弓背,其背如弓弦平列,除了一条石级小路外,其余尽是刀山剑树,十分险峻。
箫心剑态、刀山剑树、明珠按剑、书剑飘香、挥剑成河!!!
我们杀了蓝姑娘的麒麟,自知道理有亏,但麒麟不能复生,事情也难以挽回,我们唯有希望蓝姑娘有什么差遣,水里来火里去,刀山剑树,无有不遵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