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
放虎自卫


放虎自卫的词语
放虎自卫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比喻寻求保护不当,反而自招祸害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比喻寻求保护不当,反而自招祸害。 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公孙述刘二牧志》:“刘主至巴郡。

引巴郡严颜拊心叹曰:‘此所谓独坐穷山,放虎自衞者也。’”

国语词典:

放出老虎来保护自己。比喻本想自卫,反而招来灾祸。

成语解释

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。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。

晋 常璩《华阳国志 公孙述刘二牧志》:“此所谓独坐穷山,放虎自卫者也。”

张平《抉择》:“这岂不是佛头着粪、放虎自卫!”

放虎自卫连动式;作宾语、补语;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。

查看更多

网络解释:

放虎自卫

放虎自卫是一个汉语词语,拼音是fànɡ hǔ zì wèi,意思是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。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。
放虎自卫释义
读音:fàng

放fàng(1)(动)解脱约束:释~。(2)(动)任意;随便:~任。(3)(动)发出:~光。(4)(动)扩展:~大。(5)(动)搁;置:~在桌子上。(6)(动)古指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:流~。

读音:hǔ

虎hǔ(1)(名)哺乳动物;毛黄色;有黑色的斑纹。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;性凶猛;力气大;夜间出来捕食鸟兽;有时伤害人。毛皮可以做毯子和椅垫;骨、血和内脏都可以制药。通称老虎。(2)(形)比喻勇猛威武:~将|~~有生气。(3)(动)〈方〉露出凶相:~起脸。(4)(Hǔ)姓。(5)同‘唬’。虎hù(名)〔虎不拉〕(hù·bu lǎ)〈方〉即伯劳;鸟名;尾巴长;吃昆虫和小鸟。

读音:zì

自zì(1)(代)自己:~爱|~备|~便|~费|~供|~家|~荐|~救|~勉|~弃|~谦|~强|~杀|~述|~诉|~习|~信|~省|~许|~选|~学|~专|~足|~不量力|~掘坟墓|~鸣清高|~投罗网|~我批评|~言~语|~作聪明。(2)(副)自然;当然:~不待言|~当努力|~有公道。自zì(介)从;由:~古|~外|~小|~远而近。

读音:wèi

(1)(动)本义:防护;保卫。(2)(名)明代驻兵的地点;驻军人数比“所”多;后来只用于地名:威海~兵。(3)(名)周朝国名;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。(4)姓。


上一词语:电气风扇
下一词语:中风狂走

词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