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
文治武力


文治武力的词语
文治武力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。语本《礼记.祭法》:'文王以文治﹐武王以武功。'

引证解释:

⒈ 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。此为反语。

引鲁迅《呐喊·一件小事》:“几年来的文治武功,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‘子曰诗云’一般,背不上半句了。”

成语解释

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。
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祭法》:“文王以文治,武王以武功,去民之灾。”

鲁迅《呐喊·一件小事》:“几年来的文治武力,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‘子曰诗云’一般,背不上半句了。”

文治武力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查看更多

网络解释:

文治武力

文治武力,读音wén zhì wǔ lì,汉语成语,意思是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。
文治武力释义
读音:wén

文wén(1)(名)文字;记录语言的符号:中~。(2)(名)文章;作品:美~。(3)(名)文言:半~半白。(4)(名)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;~化|~明|~物。(5)(名)旧时指礼节仪式:虚~|繁~缛节。(6)(名)非军事的(跟‘武’相对):~职|~武双全。(7)(形)柔和;不猛烈:~雅|~火。(8)(形)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~|水~。(9)(名)古时称在身上、脸上刺画花纹或字:~身|~了双颊。(旧读wèn)掩饰:~过饰非。(名)关于读书人的:~人。(量)一~不值。姓。

读音:zhì

治zhì(1)基本义:(动)治理:(动)治理(2)(形)指安定或太平:~世。(3)(名)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:~所|府~。(4)(动)医治:~病。(5)(动)消灭(害虫):~虫|~蝗。(6)(动)惩办:~罪。(7)(动)研究:~学。(8)姓。

读音:wǔ[ wǔ ]

1.关于军事或技击的,与“文”相对:武装。武器。武警。武林。武坛。武生。武旦。武丑。武净。武举。

2.勇猛,猛烈:英武。威武。武断。武士。武夫。

3.半步,泛指脚步:步武。踵武。行(xíng )不数武。

4.姓。

读音:lì

力lì(1)(名)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。力有三个要素;即力的大小、方向和作用点。(2)(名)力量;能力:人~|物~|说服~|战斗~。(3)(名)专指体力:大~士|四肢无~。(4)(名)尽力;努力:~争上游|工作不~。(5)(名)(Lì)姓。


上一词语:远期效应
下一词语:诉诸武力

词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