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
蜀汉


蜀汉的词语
蜀汉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蜀汉Shǔhàn

(1) 三国之一,hAo86.公元221-263年,刘备所建。在今四川东部和云南、贵州北部以及陕西汉中一带

英the kingdom of Shu Han (221-263), one of the Three Kingdoms

引证解释:

⒈ 蜀郡和汉中的并称。

引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栈道千里,通於蜀汉。”
汉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陂池连乎蜀汉,繚以周墙,四百餘里。”
南朝宋鲍照《拟古》诗之八:“蜀汉多奇山,仰望与云平。”

⒉ 三国之一。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,国号汉,史称蜀或蜀汉。公元263年为魏所灭。

国语词典:

朝代名。(西元221~264)​刘备以宗室称帝于蜀,继承汉统,为三国之一,史称为「蜀汉」。凡二主,四十三年。有今四川及云南、贵州北部、陕西旧汉中府一带,为魏所灭。

词语翻译

英语Shu Han (c. 200-263)​, Liu Bei's kingdom in Sichuan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, claiming legitimacy as successor of Han德语Shu Han法语Royaume de Shu

网络解释:

蜀汉 (三国时期政权)

蜀汉(221年5月15日—263年),三国之一。公元221年,刘备在成都称帝,国号汉,史称“蜀”或“蜀汉”,亦称“刘蜀”、“季汉”。蜀汉王朝疆域所及,北至武都、汉中,东抵巫峡,南包云、贵,西达缅甸东部。占有今云南全省,四川、贵州二省的大部,陕西,甘肃南部、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、越南西北部。263年为魏所灭。共历二帝,四十三年。东汉末年,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断,使得朝政日益腐败,而后爆发了黄巾起义,刘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因战功步入仕途。但不久,何进、董卓先后败亡,天下局势逐渐转变成诸侯混战,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,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,而后进取西川、攻下汉中,最终建立蜀汉政权。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、益州,在经过关羽失荆州、刘备夷陵之战后国力受损,后又经诸葛亮治蜀国力恢复,又迫使南中地区屈服,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、人口、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,国力再度强盛。军事上蜀汉也常常占据主动,但后期逐渐走向衰落,最终被掌控曹魏的司马家族所灭。
蜀汉释义
读音:shǔ

蜀shǔ(1)(名)国名;三国之一;刘备所建立;(公元221…263年);在今四川省和陕西省汉中一带。(2)(名)四川省的别称。

读音:hàn

汉hàn(1)(名)朝代;公元前206…公元220年;刘邦所建。参看〔西汉〕、〔东汉〕。(2)(名)后汉。(3)(名)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所建的政权(1360…1363)。(4)(名)汉族:~人|~语。(5)(名)男子:老~|好~|英雄~|彪形大~。(6)(名)指银河:银~。

蜀汉造句

唐朝郭子仪单骑见回纥,大有蜀汉关羽应鲁肃之约单刀赴会的遗风。

诸葛亮初出茅庐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,来刘备蜀国托付给了。毕竟独木难支。诸葛亮死,蜀汉还灭亡了。

诸葛亮当轴处中,奉诏辅孤,为了蜀汉的兴盛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
诸葛亮为蜀汉大业操劳一生,是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。

诸葛亮运筹帷幄,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诏书中所称蜀汉二主,三分鼎立之权,任嚣、尉佗之谋,实在让人感到痛心。

第二年,曹魏大将军曹爽、征西将军夏侯玄攻打汉中,蜀汉镇北大将军王平率军拒敌,费祎率军救援,魏军退兵。

永宁镇站至蜀汉路西站行驶路线及站点不变,临时调整经蜀光路、蜀兴西街后回原线路行驶。

这种理论最初只是用来品评人物,后来被跟随刘备的荆州学者传入蜀中,被蜀汉司闻曹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竖一帜的辅助技术。

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兴建的武候祠。现存武候祠为惠陵、昭烈庙、侯祠合并而来,上图中所示则为纪念刘关张结义的三义庙。


上一词语:收口
下一词语:显盛

词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