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
刻书


刻书的词语
刻书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刻版印书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刻版印书。 清赵翼《陔馀丛考·刻书书册》:“《河汾燕閒録》又谓:隋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,敕废像,遗经悉令雕撰。

引王阮亭引之,以为刊书之始。刊书与抄书难易不啻百倍,若隋已有雕刻,何以唐时尚未盛行,直至五代时始有之?当是隋唐时习其技者少,刻书甚艰故耳。”
清王筠《菉友肊说》:“刻书者,依其原本而刻之也。”
周祖谟《<鉅宋广韵>前言》:“南宋闽中刻书事业极盛。”

国语词典:

刊行书籍。中国刻书,始于隋,行于唐,扩于五代,精于宋。

网络解释:

刻书

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书籍的通称。在印刷技术上有写刻、朱墨印、几色套印之别。中国古代出版的书籍大都是刻书。其中由官府刻印的书称“官刻本”,由私家刻印的书称“家刻本”或“家塾本”,由书商刻印的书称“坊刻本”。
刻书释义
读音:kè

刻kè(1)(动)用小刀子在竹、木、玉、石、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、文字等。(2)(名)古代用漏壶记时;一昼夜共一百刻。今用钟表计时;以十五分钟为一刻:五点一~开车。(3)(名)时间:顷~|立~|即~|此~。(4)(形)形容程度极深:深~|~苦。(5)(形)刻薄:尖~|苛~。(6)同“克”。

读音:shū

书shū(1)本义:(动)写字;记录;书写:(动)写字;记录;书写(2)(名)字体:隶~。(3)(名)装订成册的著作:一本~。(4)(名)书信:家~。(5)(名)文件:说明~。


上一词语:刻琢
下一词语:刻识

词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