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即蒲草。水生植物。嫩者可食,茎叶可供编织蒲席等物。
引唐王维《皇甫岳云溪杂题·鸬鹚堰》诗:“乍向红莲没,復出青蒲颺。”
宋苏轼《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》:“脯青苔,炙青蒲,烂蒸鹅鸭乃瓠壶。”
清郑燮《满江红·田家四时苦乐歌》词:“正青蒲水面,红榴屋角。”
郭沫若《女神·晴朝》:“哦,一湾的碎玉!无限的青蒲!”
⒉ 指天子内庭。
引《汉书·史丹传》:“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,候上间独寝时, 丹直入卧内,顿首伏青蒲上。”
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“以青规地曰青蒲,自非皇后不得至此。”
《文选·任昉<天监三年策秀才文>三》:“比虽辐凑闕下,多非政要;日伏青蒲,罕能切直。”
李周翰注:“青蒲,天子内庭也,以青色规之,而諫者伏其上。”
唐杜甫《壮游》诗:“斯时伏青蒲,廷諍守御牀。”
元无名氏《谢金吾》第四折:“将皇亲廝毁谤,将大将廝亏图。我和你直叩青蒲,拣着那爱处做。”
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沉素呐呐,青蒲独对,慑於天威,但连称兴作非时,恐累圣德而已。”
青qīng(1)(形)蓝色或绿色:~天|~苔。(2)(形)黑色。(3)(名)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。(4)(形)比喻年轻:~年。(5)姓。
蒲读音:pú[ pú ]1. 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池沼中,高近两米。根茎长在泥里,可食。叶长而尖,可编席、制扇,夏天开黄色花(亦称“香蒲”):蒲黄(蒲的花粉)。蒲棒。蒲草。蒲绒。蒲扇。
2. 指“菖蒲”:蒲节。蒲月(指农历五月)。
3. 庵,用草盖的圆形屋。
4. 古同“匍”,匍伏。
5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