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后用“质野”形容质朴鄙俗。
引语本《论语·雍也》:“质胜文则野。”
《晋书·纪瞻传》:“故忠弊质野,敬失多仪。”
明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十一》:“江外土人,质野不驯,见人輒避。”
姚华《论文后编》:“质野之作,典籍不收。”
质zhì(1)(名)性质;本质:实~|~的变化。(2)(名)质量:保~保量。(3)(名)物质:~粒|~料。(4)(形)朴素;单纯:~朴。质zhì(动)询问;责问:~问|~询。质zhì(1)(动)抵押:以衣物~钱。(2)(名)抵押品:以此物为~。
野读音:yě野(1)(名)野外:~地|~外。(2)(名)界限:视~。(3)(名)指不当政的地位:在~|下~。(4)(形)不是人所饲养或培植的(动物或植物):~花|~草|~兽。(5)(形)蛮横不讲理;粗鲁没礼貌:~蛮|粗~|撒~。(6)(形)不受约束:~性|玩~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