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脸色如泥土一样。形容极端恐惧。亦形容病态。
引《敦煌变文集·捉季布传文》:“归到壁前看季布,面如土色结眉频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二一回:“﹝刘玄德﹞入府见操。操笑曰:‘在家做得好大事!’諕得玄德面如土色。”
鲁迅《朝花夕拾·阿长与<山海经>》:“煮饭的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,后来一提起,还是立刻面如土色。”
亦作“面色如土”。 《西湖二集·吴越王再世索江山》:“董昌面色如土,众兵都面面厮覷,不敢则声。”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武孝廉》:“一日,方燕饮,闻喧詈声;释杯凝听,则妇已搴帘入矣。 石大骇,面色如土。”
刘半农《学徒苦》诗:“学徒淘米河边,照见面色如土。”
脸色像泥土一样。形容惊恐到了极点。《红楼梦.第九三回》:「贾芹拾来一看,吓得面如土色。」《警世通言.卷九.李谪仙醉草吓蛮书》:「李白重读一遍,读得声韵铿锵,番使不敢则声,面如土色,不免山呼拜舞辞朝。」也作「面如灰土」、「面色如土」。
土色:灰黄色。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。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
《敦煌变文集 捉季布传文》:“归到壁前看季布,面如土色结眉额。”
妹妹十分胆小,会被一只虫子吓得面如土色。
面无人色、面色如土、面如死灰
面不改色
面如土色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。
查看更多
面miàn(1)(名)头的前部;脸:~孔。(2)(动)向着:背山~水。(3)(名)(~儿)物体的表面;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:水~|地~|桌~。(4)(动)当面:~谈|~洽。(5)(名)(~儿)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:鞋~。(6)(名)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;有长有宽;没有厚:平~|~积。(7)(名)部位或方面:正~|片~。(8)(助)方位词后缀:上~|前~|外~|西~。(9)(量)ɑ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~镜子。b)用于会见的次数:一~镜子。b)用于会见的次数面miàn(1)(名)粮食磨成的粉;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白~|豆~。(2)(名)(~儿)粉末:药~儿。(3)(名)面条:挂~|切~。(4)(形)〈方〉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:~瓜。
如读音:rú[ rú ]1. 依照顺从:如愿。如意。如法炮制。
2. 像,相似,同什么一样:如此。如是。如同。如故。如初。游人如织。
3. 比得上,及:百闻不如一见。自叹弗如。
4. 到,往:如厕。
5. 假若,假设:如果。如若。假如。
6. 奈,怎么:如何。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
7. 与,和:“公如大夫入”。
8. 或者:“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”。
9. 用在形容词后,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:突如其来。
10. 表示举例:例如。
11. 应当:“若知不能,则如无出”。
12. 〔如月〕农历二月的别称。
13. 姓。
土读音:tǔ土tǔ(1)(名)本义:泥土;土壤:黄~|黏~|~山。(2)(名)土地。(3)(副)本地的;地方的:~特产|~俗。(4)(名)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、产品、人员等:~方|~招儿。(5)(形)不合潮流;不开通:~气。(6)(名)未熬制的鸦片:烟~。(7)姓。
色读音:sè,shǎi[ sè ]1.颜色:红~。绿~。
2.脸上的表情:喜形于~。~厉内荏。
3.情景;景象:景~。荷塘月~。
4.种类:各~货品。花~齐全。
5.质量:成~。足~。
6.情欲。
7.妇女的美好容貌:姿~。~艺双绝。
她在街上遇到一伙土匪正在打劫,被吓得面如土色。
碰了钉子的他看起来面如土色。
小丫头把玉环给弄丢了,吓得面如土色。
妹妹十分胆小,会被一只虫子吓得面如土色。
恐怖事件吓得她面如土色。
只见老妇人吓的面如土色道:厉害,厉害.
他得知这一消息后,吓得面如土色.
女出纳面如土色地看着重新找回的现金账。
现今谁一提起方老狗还面如土色,几天寝食不安。
慕墨面如土色的咋呼道,显得有些丧胆销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