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时俚语。谓假借公事来发泄私愤。
引《宋史·江公望传》:“臣闻挺之与古论事每不相合,屡见於辞气,怀不平之心,有待而发。俚语有之,‘私事官讎’,此小人之所不为,而挺之安为之,岂忠臣乎!”
私sī(1)本义:禾名。(2)(形)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:~产|~仇。(3)(名)私心;私利。(4)秘密而不合法:~法|~党。(5)(形)暗地里、私下:~通|~了。
事读音:shì事shì(1)基本义:(~儿)(名)事情:(~儿)(名)事情(2)(~儿)(名)事故:出~。(3)(~儿)(名)职业;工作:找~儿。(4)(名)关系或责任:回去吧;没有你的~了。(5)(动)〈书〉侍奉:~父母。(6)(动)从事:大~宣扬。
官读音:guān官guān(1)(名)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、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;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。(2)(形)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:~办|~费。(3)(形)公共的;公用的:~大道|~厕所。(4)(Guān)姓。(5)(名)器官:五~|感~。
雠读音:chóu1.校对文字。
2.“讎”,也作“仇(chóu)”的异体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