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
水月观音


水月观音的词语
水月观音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,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吗,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丽俊美。

引证解释:

⒈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,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。见《法华经·普门品》。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俊秀逸。

引宋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五:“蒋凝侍郎亦有人物,每到朝士家,人以为祥瑞,号水月观音,前代潘安仁、卫叔宝何以加此。”
宋朱淑贞《偶得牡丹》诗:“自非水月观音样,不称维摩居士家。”
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,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。”
欧阳予倩《桃花扇》第七场:“奴把袈裟扯破,埋了藏经,弃了木鱼,丢了铙钹--学不得罗刹女去降魔,学不得南海水月观音座。”

国语词典:

佛经上有观音示现三十三身的说法,画其观看水月之状,称为「水月观音」。后用以比喻人的容貌清俊秀逸。

成语解释

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,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。见《法华经 普门品》。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俊秀逸。

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兰麝香仍在,佩环声渐远。东风摇曳垂杨线,游丝牵惹桃花片,珠帘掩映芙蓉面。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,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。”

吴宫西子不如,楚国南威难赛。若比水月观音,一样烧香礼拜。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一卷

水月观音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查看更多

网络解释:

水月观音 (佛经法身)

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,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。见《法华经·普门品》。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丽俊美。
水月观音释义
读音:shuǐ

水shuǐ(1)本义:(名)水。(名)(2)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;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;无色、无臭、无味的液体。(3)河流:汉~。(4)指江、河、湖、海、洋:~上人家。(5)(~儿)稀的汁:药~。(6)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:外~。(7)指洗的次数:这衣裳洗几~也不变色。(8)姓。

读音:yuè

月yuè(1)(名)月球;月亮。(2)(名)计时的单位;一年分为十二个月。(3)(形)每月的:~刊|~产量。(4)(形)形状像月亮的;圆的。

读音:guān,guàn[ guān ]

1. 看,察看:观看。观止(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,无以复加)。观风(a.暗中察看动静,以定行止;b.观察民间风俗习惯,生活状态)。观阵。观赏。观察。观感。参观。

2.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:观瞻(a.事物的外观、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;b.注视,瞻望)。大观。奇观。

3. 对事物的看法、认识:观点。观念。主观。客观。世界观。

读音:yīn

音yīn(1)(名)声音:~响|~乐|口~|杂~。(2)(名)消息:佳~|~信。(3)(名)指音节:单~词。

水月观音造句

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,元,西城区定阜大街西口出土,三层。

水月观音面额丰腴,神采俨然,衣带飘洒若乘风翩翩欲飞。

大家紧盯着工作人员从箱子里一件件抬出四羊方尊、钱镠金书铁券和鎏金铜水月观音像,生怕漏看其中任何一个细节。

加上她貌若明月,肌肤丰满白腻,竟有一种水月观音之感。

这种姿势的观音一般称水月观音。

连移莲步,有珠蕊仙子之无双风流;嫩腰儿似弄风杨柳,有绛珠仙子之清高孤傲;款蹙湘裙,似水月观音之娇媚态度。


上一词语:观山玩水
下一词语:观山览水

词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