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
虚而不淈


虚而不淈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淈:穷竭。原比喻天地为风箱,愈空虚愈不穷竭,愈推拉愈多排风。多比喻愈虚心求知,知识就越丰富。

成语解释

虚:空;淈:枯竭。比喻越虚心求知,知识就会越渊博

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五章:“天地之间,其犹橐蘥乎,虚而不淈,动而愈出。”

虚而不淈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查看更多

虚而不淈释义
读音:xū

虚xū(1)(形)空虚(跟‘实’相对):~幻|~浮。(2)(形)空着:~位以待。(3)(动)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:胆~。(4)(副)徒然;白白地:~度|不~此行。(5)(形)虚假:~伪|~名。(6)(形)虚心:谦~。(7)(形)虚弱:气~|血~。(8)(名)指政治思想、方针、政策等方面的道理:务~。(9)(名)二十八宿之一。

读音:ér

而ér(1)(连)有“又”、“并且”、“可是”等意思:高~大。(2)(连)把表示方式或时间的成份连接到动词上:侃侃~谈。(3)(连)有“往”、“到”的意思:从下~上。

读音:bù

[ bù ]

1. 副词。
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:gǔ

搅浑;扰乱。


上一词语:返虚入浑
下一词语:虚一而静

淈的词语组词


词语大全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